十三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章 離別贈詩,大慶逍遙貴公子,十三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袍,當今天下只此一件,乃是趙景潤的爺爺慶文帝御賜,天下之人更喜歡稱其為帝師袍。
他已經九年沒有穿過,上一回還是趙景潤登基之時。
很顯然,這一次趙景潤只怕是要倒黴了。
李卓並不知這些,平陽縣隸屬於林州,而林州則是淝陽省的一個州。
林州乃淝陽最南之地。
所以從平陽出發,需要穿過隔壁的泗平縣,繼續往南就出了淝陽地界,進入了豐昌省。
豐昌省南邊有一處巨大的落雲山脈,此山為大慶南北交界,穿過它就到了大慶的南方。
按照李卓的估計,最起碼需要一個月左右,畢竟他又不是著急趕路,肯定是一路走一路玩。
李卓在小龍山埋了大概三萬兩銀子,這次他只取出了五千兩。
不然銀子太多趕路也不方便,大慶可沒有銀票什麼的。
泗平縣李卓倒是去過兩回,感覺那裡還不如平陽發達。
這五千兩銀子,足夠他們主僕三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使用,反正他隨時都可賺取。
李卓對大慶有一點很滿意,便是朝廷對匪患的打擊。
慶朝剛剛建立那幾年,因為受前朝戰亂的影響,全國各地到處都盤踞著山寨土匪。
其中有一些還算有些道義,但更多的則是為了錢財無所不用其極的惡匪,周圍的村子,過往客商行人時常會被他們洗劫。
而且他們往往會做出趕盡殺絕的事情來。
大慶朝廷自然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故而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在剿匪。
到如今的永康年間,這種情況幾乎已經完全消失,甚至有些地方的衙門,還巴不得有一夥這樣的人。
如此一來剿匪成功,也是大功一件。
此刻他們行走在通往泗平的官道上,按照他們的速度,兩天差不多才可抵達泗平城。
大慶官道也稱驛道,是陸地交通主通道,同時也屬於重要的軍事設施之一,戰時用於轉輸軍用糧草物資、傳遞軍令軍情等等。
各個地方的官道,都要定期派人保養維護,尋常百姓也是可以走的。
不過在一些節點需要繳納一點費用,如遇到有公務在身的送信官,或者是官府的人時要及時讓開道路,保持順暢即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