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漫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章 縣衙,女縣令,青山漫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牛車行的不緊不慢。
小靈在一旁小聲的問:“少爺,你怎麼了,怎麼不開心?”
孟谷啞然失笑,瞞不過這丫頭。摸摸她的頭頂笑道:“不用擔心,我沒事。”
小靈點頭“嗯”了一聲,拿起摺扇給兩人打扇。
孟谷在心中嘆了一口氣,今日這趟來得值,讓他看到了自身致命的弱點。
他剛醒來時忙著對付孟氏族人,怕被認出來儘量避開以前同哥哥熟悉的人,之後又要趕路又要抓緊時間學習和熟悉大辰的律法。他以為自己準備的很充足了卻忽略了一件最根本的事,那就是這個時代文人的讀書人的“氣”。
這個時代大部分讀書人身上帶有明顯的書卷氣,它來自家庭,社會,教育,朋友圈,還有十年如一日心無旁騖的堅持,可以說已經滲透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平時裡說話間的遣詞造句,標誌性用語,還有喝酒行令,賞字看畫等等。
以他的情況,可以根據前世的經驗和哥哥的標準演得很像,卻無法馬上擁有這樣書卷氣的核心。它需要日積月累的疊加,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還有那些膾炙人口的名作,怕是不能隨意說,一個不好容易害人害己。
臨近陳家村,孟谷讓車伕將陳磊放下,將說好的報酬付給他後,讓馬伕駕車回王家。
走在熟悉的小路上,陳磊右手握著十枚銅板,左手心躺著三兩左右的銀子,胸口還有幾塊小靈給的糕點。
腦袋裡想起來那個青衣大哥哥說的話,銅板拿去給村長爺爺,村長爺爺若是留了,就給他,若是不留,就自己拿著,銀子的事只能跟母親一個人講。家裡的田若想討個公道,下個月初可去縣裡找縣太爺做主。
陳磊走後小靈一臉疑惑的問:“少爺,你那個時候為什麼不幫陳家母子,現在又要給他銀子呀?”
孟谷點了點她的腦袋道:“因為那時候我們出去沒有用,那時候給了銀子他們未必守得住。”
小靈道:“怎麼沒有用,少爺可是...”說到這裡小靈猛的捂住自己的嘴巴,一雙大眼睛眨巴眨巴看著孟谷。
孟谷笑道:“傻丫頭,村裡的村長和村民最瞭解各家田的尺寸,為何不幫他們母子?還有陳大家的人,不算婦人光青壯就有七個,就算我為她們做主拿回了這三尺田,接下來他們母子兩人只怕會更難,這不是解決事情的好方法,反而會讓他們陷入另一個困境。”
“啊?聽不懂哎。”
“沒事,小靈只要開心的笑就好。”
“嗯,聽少爺的。”
孟谷聽了“哈哈”直笑。
小靈突然反應過來,有些氣急的道:“少爺,你又這樣,我不理你了。”
“我錯了,我錯了,可不許生氣,肖姨見了指不定要說我了。”
“哼,我才不是只會傻樂呢。”
孟谷輕笑。
......
######
麟慶二十五年六月初一,那日惠風和暢,天朗氣清。是孟谷正式上任的日子。
按照大辰的政治體制,孟谷屬七品的縣令,掌管一個縣裡的稅收,刑獄,救災,農桑,治安,教育。手下有縣丞,主簿,教諭,典史,巡檢。這幾位官吏下還有六房書史,三班衙役,再然後還有師爺,仵作,醫官和轎伕等衙門招聘人員。孟谷每月的俸祿除去亂七八糟的,大概四十五兩,這其中還不包括他的春衣冬衣和出門公幹的費用。住房的話也是在縣衙,拋開別的不說,這工作待遇真不錯。
一早孟谷坐著馬車從城外進城,進城門不久,市面上就繁華起來了,街道兩旁店鋪林立,不同的帆旗在空中飄揚,走攤的小販高聲叫賣,鋪平的青石板大道上人來人往。
馬車裡孟谷閉著眼睛不知道在想什麼,直到劉軻在車外喊了一聲“少爺,縣衙到了。”他才睜開眼睛。
石山縣縣衙位於縣城西南方,佔地面積很大,縣衙大門向南,門口外兩側各立一座威武的石獅,此刻石獅中間站滿了穿戴整齊的縣衙官役,見孟谷從馬車上下來,紛紛上前行禮,大辰習俗和孟谷前世明清後期不一樣,沒有動不動就跪的習慣,大多看不同身份不同的場景行不同的禮。
孟谷交代了劉伯幾句後,便和今後的屬官寒暄起來,雙方都很聰明人,所以氣氛極好。
在這樣的氣氛下孟谷被眾人簇擁著走進了縣衙。
縣衙大門為五楹,門外有屏壁,門左右有門役房各一座,中為甬道,左右列常平倉十座,每座牆上有一大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