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漫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章 貴公子,女縣令,青山漫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溫暖的陽光照在大地上,入耳的是“叮叮噹噹”的敲打聲,堆滿巨石的場地裡,穿得不合這個季節衣衫的工人揮灑著辛苦的汗水。

影影綽綽重重疊疊碌碌,看炊煙裊裊,總能心喜。

“大人,小心石頭。”王監頭一邊為孟谷引路一邊道:“這是下等石料場,大人您看,那邊的條石是寧州那邊要的,等來年春耕後來了服役的人就可以把它們運過去。哦,這個是毛料石,咱們縣修路用的就是這個。”

王監頭專業水平相當不錯,各種石料侃侃而談,那雙眼睛就像一把尺子,走過做工人的旁邊,看一眼便知道是否有問題。

“大人,這些用來做砌築建築用的大多是些毛料石,粗料石,半細料石,細料石...”

“大人,你看這些是上好的花崗石,都是好東西,再做成條石,方石,楔型的拱石都要下一番功夫。”

“大人,這是上上品的青石,石場裡沒有多少,做好了都是送往皇城,現在能做好的工人就沒有幾個,我們寶貝著呢!”

“...”

大半天的時間孟谷被科普了許多的知識,隔行如隔山,古人誠不欺我。

傍晚天色轉陰不一會兒下起了雨夾雪,寒風陣陣。

劉大力給孟谷拿了一件細心裁剪的披風,孟谷站在屋簷下望過去,細雨白雪在空中追逐,模糊了遠方的景色。

孟谷以自己累了為由,送走了幾位監工,不一會兒褚子盛杜廣兩人迎著雨雪回來。

褚子盛剛剛站定對孟谷拱拱手道:“大人,我們回來了。”

孟穀道:“去換身衣服,喝碗熱湯,事情一會兒再說。”

“這天可真冷啊”褚子盛接過孟谷遞過來的手爐,兩人坐定後孟穀道:“子盛,工人們如何了?”

“已經都回去了,大人放心。”

孟谷看著褚子盛的神色,笑道:“看來子盛今日收穫還不錯,這愉快之情都溢於表面了,可不像你。”

褚子盛回道:“確實如此,今日我與杜廣與原李家村的人相談甚歡,之後他們帶我倆去了小集市,吃了阿婆做的粘米粑粑,阿婆很健談拉著我們說了很多趣事。村中的小孩子雖沒有讀過書,但被大人們教的都還不錯。

他們主要的收入就是在石料場地做工的工錢,都是祖輩傳下來的手藝,女人們做些縫補,打磨碎料,做飯,漿洗的工作補貼家用,每次力役時節她們賺的不比男人少,我看他們的臉上大多笑的真誠貧窮且知足。”

孟谷聽後蹙起眉緩緩道:“聽子盛這麼一說,我在想是否該改變他們的這種生活!”

褚子盛道:“該的。”

“如何說?”

“今日去一個阿婆家,她家裡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帶著媳婦兒去了縣城給人做零工,小兒子在石料場做工,她自己也沒一日歇息,只因曾有個教書先生誇過她的孫兒一句。這樣的日子日復一日,只為了那孩子將來能夠出人頭地。

另外,阿婆的小兒子今年二十有二還未成親,其中很大的原因是這裡太偏僻了。我問過很多村民,他們說石山村的人雖然收入不錯,但是常伴意外發生,又無良田做後盾,願意嫁過來的姑娘太少了。”

孟谷聽後沉默了許久後嘆息道:“交通,環境,教育,醫療,婚嫁,土地,保障,這些是一個地方百姓生活幸福率的幾大要素,子盛,任重而道遠啊!”

孟谷說的這些話有些偏現代,褚子盛心思何等的靈動,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拱手道“:卑職願為大人效犬馬之勞。”

孟穀道:“這些事急不來,回去再好好規劃,子盛,你先說說當地人對監工的態度。”

褚子盛斟酌道:“大人,情況大致和從前的縣衙相似。”

孟谷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嗯”了一聲沒有說話。

這種事情很多時候沒有辦法避免,若是他們能力強能為百姓做事在一定的範圍內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解決問題的關鍵點還是在百姓的生活上。

屋外的雪越下越大,有小雪轉中雪的趨勢,王監工那邊送來新碳火和一些冬藏賣相一般的橘子,看的出來王監工他們在很用心的在討好孟谷,畢竟這個時節橘子可不常見。

白雪似柳絮風起,揮灑在蒼茫大地上。

石山縣北城門外,一輛高雅大氣馬車,幾匹精瘦快馬緩緩向城中走近。

次日,暖陽高照,各人自掃門前雪,城中行人的道路很快看不到雪的蹤影。

臨近中午的石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深情錯付:盛家夫人從不吃回頭草

使用者18190483

離譜!繫結非人老公,我虐哭遊戲

許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