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漫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章 手段,女縣令,青山漫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雨來得快,去的稍慢。
孟谷走的時候給王鐵柱家留了些銅板。
下雨的鄉間小路很是泥濘,幾人回到大路時更狼狽了,鞋上除了泥土還有嫩葉的點綴,也是添了份顏色。
馬車上孟谷和褚子盛閒聊。
“...”
“對了,除去產量的問題還有種類的事情。俗話說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石山縣林地眾多,如今多有開放,百姓們可上山尋食,高明那邊也帶人測了安全範圍,之後衙門裡發公告若是百姓找了新的可以種植的物種可以得三兩銀子以及一個孩童的免費入學院的資格。子盛這個你也去辦一下,寫得好懂一些,莫要讓百姓們為了獎勵而去涉險。”
“大人,我明白。”
“炭窯的事情怎麼樣了?”
“來回撥整了十來次,已經可以了,今年冬日就可以大規模的用上。”
“嗯,大肆的砍伐樹木會造成土地破壞,在大雨天的時候容易出現泥石流,子盛這一點很重要我們要莫要壞了大自然的規律。”
“大人放心,楊大人已經在處理了,各個山頭裡在經驗豐富的樹農的指導下由百姓們動手種下了幼樹。再分到各村去管理,百姓們都在比賽呢!”
孟谷笑道:“百姓們都很淳樸。”
褚子盛:“他們大多和王農戶那樣心裡感激著大人。”
“所以啊,子盛,我們可不要讓他們失望才是。”
“自然。”
......
幾人回到縣衙的時候,天色已經大黑,小靈一直在衙門口等著,見孟谷回來立即飛奔過去,孟谷摸著她的腦袋,告訴她不用擔心。
其餘人早就見怪不怪。
又過了兩日,褚子盛帶著公告往返在各個鎮子裡,另一邊寺廟和道觀已經修建的差不多了,經過佛法和道法的超度山溪山好像有哪裡不一樣了,又說不出哪裡不一樣,總之很玄。
從前的荒田再度被利用起來,或許是那些塵歸塵的人們,這荒田很是肥沃。
當然那些可憐人的骨骸,在很多師父的超度下重新入土為安。
孟谷承諾僧人道士前三年裡會給他們一定糧食的補貼,就是那些分出去的田地的一成收成。
最開心的莫過於何彬,書院已經改造完畢,他每天都要去那邊轉上一轉,嘴上的笑容就沒有下來過,按照大人恩師的回信夫子會在五月初到達縣城,還有好幾個月,石山縣原本的夫子、學生也要開始調配了。
馮峰王知文他們一眾讀書人不上課的時候就會來這裡幫忙,就連附近的百姓有空也會搭把手,這可是書院啊。
曾經的慈善堂改成了福兒院,那些暫住在小巷的孩子全部住進了這裡,孟谷派專門的人教他們生存技能和知識,孩子們慢慢的有了屬於他們這個年齡的快樂。
下一步就是修路了,修路的規格的文書怎麼寫,修路的錢從哪裡來就是孟谷接下來要考慮的事情,這裡不比現代有著諸多忌諱,所謂入鄉隨俗自然要按照這裡的規定來,不然一個不好小命就沒有了。
這天孟谷正在衙裡看文案,一個衙役匆匆來報皇朝來人了,叫他去接旨,聽到的一瞬間孟谷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之後孟谷再次領著眾人,在衙門口迎接來人。
宣旨的小太監啞著嗓子唸了皇帝的旨意,大概意思就是孟谷能力出眾,清正廉明深得朕心宣皇城覲見。
別說其他人,孟谷自己也很懵逼:“難道是於丞和杜毅?不對,若是因為他們不至於,那麼就是跟刁家的那件事,可是時間對不上啊!”
就在孟谷回想往事時,小太監道:“孟縣令,你還是快快收拾好跟咱家啟程吧。”
一旁的馮厚不愧是老官場人上前一步道:“天使連日趕路甚是辛苦何不在石山縣歇息一晚,讓我等盡一下地主之誼,明早人馬精神再上路豈不美哉?”
小太監稍有遲疑,褚子盛馬上幫腔道:“我們縣有一些特色,毫不誇張的說別的地方沒有,公公何不親自感受一下?”說著偷偷向他手中塞了一些銀子。
小太監聽了有些不屑,這天下什麼好東西皇城沒有?感受著手中的重量後還是同意了明天啟程。
晚上褚子盛和馮厚招待皇城來的幾人,走之前向孟谷遞了遞眼神,孟谷自然明白他們的意思,只是還未做什麼同州刺史方傑後腳就到了。
之前鴻塔縣的事方傑有連帶之罪,好不容易事情過去了,上邊來話皇上要召孟谷覲見,方傑實在放心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