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漫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章 上巳節,女縣令,青山漫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於丞杜毅兩人又怎麼會放過他。
待到文會中期,喝了些小酒的於丞高聲道:“往年湖光文會,總是各位大家題序,學生不才,有個建議。”
坐在主位上的是個四十多歲的人,名曰華庭,青衣青冠,慈面長鬚,聞言扶著鬍鬚笑呵呵的道:“文會本就是為了探討文學,開闊胸懷,於家小子有何想法,儘可說來。”
於丞道:“丞,去歲,得恩師首肯,外出遊歷,一路所行雖踏前輩之路,所見的是今輩之人,萬幸也有收穫。實不相瞞,丞從前總覺得,此年齡著,當不輸於人,這次出去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羞愧啊!”說到這裡於丞有些不好意思的拱拱手。
此話一出不少人議論紛紛,畢竟對於於丞的脾氣很多人是瞭解的,如此大庭廣眾承認自己輸給同齡人,態度如此的誠懇,可不多見,一時間眾人好奇起來。
王川竹在一旁道:“宏偉兄,可是有什麼奇遇,快講於大家聽聽。”
杜毅“唉”了一聲,調笑道:“這當事人都在,何必要聽?”
杜毅一說不少人看向孟谷這個新人,正在疑惑間又聽於丞道:“當日我和博美兄行至石山縣,那石山縣被孟大人治理的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又聽街間傳聞孟大人詩詞歌賦樣樣精通,一時起了好勝之心。”說道這裡於丞向孟谷拱手道:“這裡還要謝過孟大人,當日之言真是令在下醍醐灌頂啊,連陛下都對孟大人才名耳聞,丞輸得不冤,不冤。”
杜毅趕忙也行了一禮。
兩人態度謙卑,言語中對孟谷全是佩服,更是搬出了陛下,一口一個孟大人叫得在場不少人面色幾度轉換。
孟谷和褚子盛對視一眼,心道“好一個捧殺。”他一個七品縣令在這裡可不是什麼大人物,而且自己可沒跟他們比過。
那邊於丞和杜毅還在一唱一和的形容孟谷的文采和自己的佩服之情,最後於丞道:“往年都是大家題序,今年何不在我們同齡中選一個人來作?”
杜毅接著道:“我真心推選孟大人,這裡都是自己人,還望孟大人莫要謙虛才是。”
孟谷還未說話,旁邊就有人不服,高梧道:“於兄杜兄如此推崇,我等自然翹首企足,不知孟大人往日可有佳作,何不寫出來讓大家鑑之賞之?”
看熱鬧的人從來不缺,何況文會的熱鬧,拾花的扶琴飲酒吹牛的都圍了過來,孟谷一下子成了眾人的焦點。
華庭仍是一副慈祥的模樣,笑呵呵的道:“孟賢侄既然有大才,在此文會無需藏拙,也讓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沉沉心。”
孟谷無奈起身道:“谷平庸之輩,不比橐,羅生而知之,華大家妙讚了。說來谷剛滿十八之數,連帶皇城勉強行過三州,任縣長不到一年,於兄所言百姓淳樸全賴前人栽樹。再說學問,這些年來唯有勤奮可入恩師之眼,又如何擔得起大才?至於於兄杜兄所說輸贏,谷可不敢認。”
華庭“哦”了一聲,問道:“此話怎講啊?”
孟谷看了一眼於丞,溫和的笑道:“大家有所不知,我石山縣不過中縣且在偏遠之地,所能上學者少矣,一日夫子給學生們出題,名曰“立志”,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那群孩子不愧食五穀學聖言,所立之志,不說日後如何,當日聽之讓人胸中升起壯志凌雲。為了不打擊孩子們的積極性,於兄杜兄甘願充當配角,此乃真君子也,谷又豈敢於此事論輸贏?”
於丞和杜毅之前的話只能說過分謙虛,他們想把孟谷高高捧起,再引眾人攻之,孟谷做的精彩反正他們態度在哪裡,在場的不乏心眼小的人以後發生什麼事與他們沒有關係。孟谷作序平常他們就算出口惡氣,反正不虧。
而孟谷的一番話虛虛實實舉出例項反而讓人相信。他們一口一個大人,孟谷便聲聲孩子們的說辭也很妥當。
華庭聽了“哈哈”一笑,樂道:“少年強則國強,這話極好,如此說來於家小子杜家小子有此心胸,守禮兄後繼有人啊!”
那邊一個長相英氣,年約二十的年輕很不客氣的笑著,走孟谷身旁說道:“見過小師叔,在下方穆,家師常進,方才見了美酒未前來行禮,還請小師叔莫要生氣呀。”
孟谷微微一愣,受了他一禮後,笑道:“哪裡,師侄不用多禮。”
方穆見完禮看了於丞一眼,轉身道:“方某不才,就喜歡美酒趣事,對小師叔與於兄之事頗為感興趣,這到底發生了什麼大家一知半解,於兄杜兄何不講給大家聽聽,我們也好為兩位傳頌美名。”
於丞臉色有些僵硬,半開玩笑的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