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鯉圓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三章 盼歸期,京華小廚娘,錦鯉圓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過陸西泠一番“合格廚師論”,慶帝料想他應是想多了。
小娘子非但不會因為身份感到壓力,相反地,那些世家貴女遇見她,光是這張嘴就要差半截。
聽聽陸小娘子說的。
當廚子雖沒有多高尚,但好歹是餵飽了天下人之口,何至於覺得自己不如他人。
他人顧及名譽,甚至擺名譽於錢財利害之上,難道他們就不是這樣了嗎?她不是無良商人,他們這行當也是有原則的。
無論幹什麼,講究的都是幹一行愛一行,力求上進,一爭高下,如此才能算的上敬業。
這便是烹飪的原則。
至於烹飪的藝術,陸西泠表示,他們可不是在廚房裡隨便顛幾下大勺那麼簡單,藝術皆有個性,作為廚子而言,每個人也不盡相同。
就像陸西泠做不了花糕生意一樣,別人也未必做的成她的酒樓買賣,技巧、刀俎、選材、火力、時間、配比,這些都得做的得心應手才行。
好比一碟小菜上了桌,光是自家稱讚它“色香味俱全”難評妥當,得讓客人看,先看,再聞,然後才是品嚐,最後給予主觀的評價。
沒錯,主觀。
若是食客吃了美食還能客觀評價,這難道不是因為美食它不夠“美”嗎?
上輩子一名喜歡看吃播的宅女,陸西泠以為,那些能精準描述出食材口味的博主遠不如那些吃迷糊後詞窮了的那些看著誘人。
慶帝聽的笑呵呵。
“朕才說了一句,你就說了這麼多。”
陸西泠也不想,這不是職業使然嘛。
“總而言之,臣女覺得庖廚和畫師是一樣的,以菜觀人,一盤菜端出來這也是烹調的傑作。”
恢復了身份,又脫下了馬甲,陸西泠再自稱民女就有點不識趣了。
慶帝大笑道:“不愧是陸務觀的女兒,這張嘴伶俐如此。”
當年他來京參加白燁同陸西泠的婚宴,心中雖有氣,但也有僥倖之感觸。
那時他不認識陸家人,但也聽說過這一家人在蜀中的德望,更聽說陸務觀寫的一手好諫書。
其文筆鋒銳利,讀之文字猶如被當面斥之,任誰看了他的檄文都要嚇退三分。
白燁能娶到陸家的女兒,他作為父親是打心裡感到寬慰,那一夜,他大醉一場,去海堂給愛妻上了香。
光景已改,人事已非。
慶帝笑看著陸西泠,聽她講過烹調的原則和藝術後,頓時覺得他吃的不僅僅是一桌齋菜那麼簡單了,等今日過去,明日吃不著,後日也吃不著。
那這頓飯豈不是堪比《廣陵散》了?
且吃且珍惜吧。
“那倒也不至於,皇上要吃,臣女隨時都能做,不過皇上莫要告訴老師便好。”
她可不想收到老師的白眼。
慶帝聽了笑,虛點著眼前一臉促狹的小娘子。
可下一刻,他就不忍心說她狡猾了,陸西泠分明是嘴甜心好。
“寒風一起,過幾日就可以吃糖炒栗子了,糖葫蘆也安排上,然後就是涮羊肉,烤羊排,緊接著就是臘八了,臣女親自熬臘八粥給皇上送去。”
胃口一向好的不得了的慶帝聽了這些美食還有不饞嘴的道理?
只是這聲“臣女”到底差點意思,若換成了“兒媳”就太美了。
望著帳外的天幕,慶帝悠悠道:“也不知道初雪是何時。”
順著慶帝看過的方向,陸西泠也陷入了沉思中。
初雪便能等君歸了嗎?
這都半年了,昨兒才聽說了前方大捷的訊息,那如今行軍是不是改返程了。
若是返程,是走到哪裡了呢?
臨別時,慶帝提議要賞賜給陸西泠些什麼,不必在意貴賤,要她任意挑。
可既然是任意挑,陸西泠這小腦瓜自然是覺得什麼貴挑什麼。
只要別貴的離譜就不過分。
於是乎,今夜慶帝少了一雙筷子,陸西泠則多了一雙金箸。
從前她用過銀箸,短短細細的,容易脫滑,份量還重,握不住。
書中說最好用的當屬竹箸,竹箸種又以湘妃竹最高,陸西泠覺得這話說的委實中肯。
銀質的尚且沉的握不住,更何況金子做的了。
藉著燭光陸西泠看了看,箸尖的位置貌似還有慶帝的牙印呢,這是能以好不好用衡量的嗎?這應該用來收藏!
開啟櫃門,這裡放置著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