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鯉圓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四章 楊梅湯,京華小廚娘,錦鯉圓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豆芽也想啊。
但為時已晚。
自家老闆的實力不允許她低調!
“這豆腐是滷水豆腐吧?吃進嘴一口,滿嘴的豆香和魚香,姑娘說的沒錯,真是比吃單魚帶勁!”
“土豆這麼大塊,咬一口還這麼宣軟,鐵鍋威力竟如此之大嗎?”
豆芽聳了聳肩。
鐵鍋自然是燉魚、燉雞、燉鵝都好吃,但沒有她的好阿泠掌勺,她可不信別人能燉出一個味兒的。
劉啟按照小孩兒教授的方法,夾個炊餅,又在炊餅外沾滿了一層濃厚的醬汁。
一口咬下去。
軟軟香香,簡直就是驚豔!
劉啟低頭猛吃。
可餅子不是魚,哪裡是能狼吞虎嚥的。
剛誇完陸西泠的手藝,嗓子眼就被噎住了。
陸西泠忙轉身去倒了水,見劉啟憋紅的一張臉又恢復成了小麥色,這才笑道:“大人們可要喝點什麼?”
幾個小夥子停下動作,不敢發言,只希冀的看向劉啟。
醬香味的魚美味無話可說,就是吃多了嘴裡齁鹹,乾飯的時候太沉浸,他們壓根忘了自己還會口渴。
眼下聽小娘子問起,倒像是舌頭也鹹,嗓子眼裡也鹹,哪哪都鹹。
劉啟呵斥了一圈小娃娃想得美。
但他只是個刀子嘴豆腐心,難得帶著手下出來樂呵,當頭兒也不能太小氣。
劉啟認真的琢磨了下。
喝酒是不得行了,下午還要幹活呢,上班期間不許飲酒,這是明文禁令。
陸西泠想了想,於是又給幾人盛了湯潤胃,順便端出了新釀的楊梅飲子。
“這可是好東西!”劉啟笑道。
古有云:珍過荔枝,香超木蘭。
楊梅實乃夏日獨有的一抹顏色,酸甜可口小清新,讓人們欲罷不能。
陸西泠覺得評價楊梅,再沒有比此句更貼切的說法了。
自古以來,嗜食楊梅者大有人在,多少文人墨客都鍾愛楊梅,為它作詩為它狂,道一句“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也不為過”。
陸西泠笑。
換言之,楊梅也隔不了三秋啊,三個時辰不冷藏怕是就招蟲了。
陸西泠最討厭小果蠅。
知它不咬人,可就是看著就汗毛豎起、渾身發麻。
另一個原因原因則是廚房裡出現小蟲子,便代表衛生清潔度不達標了,作為廚子,她忍不了。
故而老伯剛送過來,她便將楊梅分成了兩隊,一隊用生粉沖洗乾淨,給小孩兒們解饞。
另一隊倒入了鍋中,加白糖做成了清涼解渴的楊梅湯。
紅豔豔的汁水像葡萄美酒,味道甘甜,最適合解膩。
今天早時候沒端出來,是怕郎君不喜歡,畢竟比起小甜水,郎君們更愛喝酒,清淡的酒或是濃烈的酒,總之是酒就好。
眼下,幾個人都不能喝酒,喝水又少了些滋味。
陸西泠一咬牙,就拿出了自己的藏貨。
沒想到,反響卻不錯。
幾人紛紛仰頭痛飲,一口就將碗裡的楊梅湯喝了個乾淨。
陸西泠見狀,只好又給幾個人續杯。
來來回回,總共續了三次,眼瞧著罈子裡都快見底了,劉啟才再沒好意思張過口。
剃著牙的劉啟覺得有必要為自己找回些男人的顏面。
“老闆娘可去過嶺南?”
將罈子抱回陰涼處,陸西泠搖頭一笑。
劉啟見人沒去過,眼睛都亮了起來:“老闆娘沒去過,那也沒吃過嶺南的楊梅吧?”
周圍的兄弟們起鬨道:“我家頭兒便是嶺南人!以後讓我家頭兒探親時給老闆娘捎帶回來些!”
一群毛頭小子。
劉啟手掌厚如熊,一手抓一個脖領子,不費吹灰之力。
陸西泠頂喜歡旅遊,便是聽別人旅遊也如身臨其境一般,她被勾引了來,便又打聽了嶺南的楊梅什麼樣。
大有要給自己聽梅止渴的意思。
劉啟比了手勢道:“京城的楊梅撐死也就這麼大,但我家鄉的楊梅可就不一樣了,得有這邊的兩倍大。”
“大還不算,味道還極甜,顏色也不是殷紅、暗紅,而是紫紅,十步之外就能叫人看的一清二楚!”
“就跟……”劉啟眼珠子在院子裡掃蕩一圈,最後落在了角落的柴火堆裡:“就跟老闆娘家的炭火差不多顏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