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四章 先機(一),昭帝本紀,容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作為商部司郎中,總理天下商事。御史不寫摺子,你是不是還不知道糧價的事情?你就是這麼做事的?”
元珩不敢反駁,只一個勁兒叩首認錯。
“滾去做事。”景成帝呵斥。
元珩告退出門,景成帝吩咐道:“去查查老四最近在做什麼。”
由不得皇帝懷疑。
糧價關乎民生,這樣暴漲的情況必然會引起足夠的重視。追根究底,首當其衝的就是元珩,在這樣剛剛捧起她的當口。
東宮的書房裡,同樣在討論這件事。
“這會是四妹做的嗎?她已經滲透進了商會嗎?”
元琦笑道:“商人重利,東靖候隨船隊出海兩年,在商會的影響力大大降低。她自己回來得了封賞,脫離了商人之流。有了這個例子,商會難免人心浮動,大商賈投靠個皇女,實屬常見。皇祖母時期的孫家,現在的曲家還有已經覆滅的沈家,大周第一皇商的位置,誰不喜歡呢?”
元琮嘆了口氣:“若真是四妹做的,她這一招實屬昏招。動了民生根本,就是狠狠踩在母皇的底線上了。”
元琦沉默。要鼓動元瑾出這個昏招,可是將元琦在元瑾身邊的底牌消耗了個乾淨,但效果不錯。
“三妹認為,這個局該如何破?”
元琦笑著看向元琮:“太女姐姐不是已經有了定計,何必還來考校我?我縱使有這個心力,也沒辦法付諸實踐。”
“那你且說來聽聽。”
“母皇在意的是,最快的速度將暴漲的糧價平抑下去。這次糧價的背後,是大商賈聯手屯糧,蓄意抬高糧價。解決這個問題,最簡單的辦法不過是殺雞儆猴。七妹沒有這個能力,商部司郎中得換個人來做,至於換誰,便要看這些人的表現了。這些大商人也不是鐵板一塊,到時候將該殺的殺,該抄家的抄家,何愁平息不下去。”
元琮點頭:“這些大商賈手握大量財富,卻仍要搜刮百姓,不將朝廷放在眼裡。母皇給了她們一條進階的路,她們卻如此回報,的確該殺。”
該讓誰來背這個黑鍋,又要如何禍水東引,元琦默默在心裡捋了一遍又一遍。
“臣妹有一人慾引薦給皇姐,不知皇姐可要撥冗一見?”
元琮疑惑:“是何人?”
元琦拍拍手,一位穿著白色文士長衫的女子走進來,向元琮行禮:“草民江桓,參見太女殿下。”
元琦介紹道:“這位是瑞蓮江氏的十一小姐。”
瑞蓮江氏也是大周的大商賈之家,江桓現在由元琦引薦,出現在東宮,為何事而來,無需明言。
元琮驚訝道:“三妹,這種敏感的時候,你和大商賈往來密切,不怕母皇疑心嗎?”
元琦並不在意:“太女姐姐,你覺得母皇會不知道這事因誰而起嗎?現在這道難題已經出了,大家各憑本事解題罷了。”
話是如此,元琮仍為她的大膽咋舌。
而另一邊,經過了最初的慌亂,元珩也冷靜下來。
曲亦瑤一走兩年,曲家沒有主事的人,產業衰敗得厲害。而曲亦瑤為了躋身士族,也有意在和商人的身份切割,在商會的影響力大不如前。但元珩還頂著總領天下商事的官職,等於是個被架空的有職無權的空殼子。
想明白這些,元珩不禁一身冷汗。
先前以為曲家脫離了商人的身份,自己也有了可以和元瑾一較高下的底氣,這樣的想法簡直可笑。
這次糧價背後的推手,元珩想都不用想,必然是元瑾給自己的一個教訓。
曲亦瑤勉強借著以前的關係,打聽到一些內幕,和元珩的猜想吻合。
元珩咬牙:“姑姑,就沒有別的辦法嗎?我現在就算去和四姐服軟,她恐怕也不會理會。”
曲亦瑤看著她:“能數得上的大商人,除了我們曲家,金陵陶家是四殿下手中的刀,青州錢家與我們素來不對付,其餘兩家尚在觀望。何況要和陶家爭個長短,勢必要搭上全部身家。現在奪嫡形勢不明朗,誰願意斷了退路背水一戰?”
元珩臉色愈發難看。
正是一籌莫展之時,有侍從進來稟報:“殿下,門外有人送來帖子,邀殿下和曲大人赴宴。”
難道是元瑾不打算對她趕盡殺絕?
元珩眼神亮了亮,拆了帖子,上面只寫了邀約,並沒有落款。元珩猶疑不定,曲亦瑤拿過帖子看了看:“來人不知是敵是友,殿下總要去見了才知道。”
結果總不會比現在更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