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章 生產(一),昭帝本紀,容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日子剛進二月,顧南川就發動了。府上早有準備,大夫、男醫、接生夫一一就位,產房也佈置妥當。
衛念秋吩咐道:“去九殿下府上請殿下回來,說顧側君要生了。”
在雲瑤宮的一番爭執,元瑜到底還是妥協了,婉拒了元琦關於著書的邀請,只接下了元寧開蒙的事情。元琦這幾日親自送元寧去元瑜府上,現在應當還沒回來。
衛念秋生過元芷,知道顧南川這頭胎沒這麼快,便只在耳房內喝茶,處理府中事務。
剛打發了一個僕從,卓雙步履匆匆地進門來:“正君,顧側君現在情況如何?臣侍可以進去看看嗎?”
衛念秋心中疑惑,卓雙和顧南川什麼時候關係如此親密了?臉上還是不動聲色:“你是生產過的,進去陪著他也好。莫要慌亂,聽太醫和接生夫的話。”
卓雙謝了恩,匆忙進了產房。
衛念秋喚來丹朱:“你去打聽打聽,卓側君和顧側君平日裡有什麼往來,最好能知道他們都聊些什麼。”
丹朱領命而去。
九皇女府上,元琦和元瑜正對坐品茶,元寧端端正正坐在一邊,大聲念著書。
“寧兒聰慧,不過幾日功夫,便能識得不少字了。”
“是九妹教導有方,連太女姐姐都讚不絕口。只是遺憾,九妹不便離京,否則著書一事我何至於如此頭疼。”
提到著書的事情,元瑜心中不免煩悶:“三姐何必如此謙虛,能請動崔家的大儒,還有什麼可犯愁的?”
元琦搖頭:“著海事的書,不像是給四書做集註,寫一些大場面的文章,這是要實地去看、去聽、去觀察,閉門造車是成不了的。九妹你也知道,崔振比母皇還要年長許多,又怎能常年在沿海查勘?”
元瑜嚮往的神色已經壓抑不住,元琦正要再加一把火,明馨匆匆走進來:“殿下,府上傳話來,說顧側君發動了,正君請殿下回府。”
元琦止住話頭:“既如此,九妹,我先告辭了。”
元瑜點頭:“先恭喜三姐了。”
離開九皇女府,上了馬車,元琦低聲問:“都準備好了嗎?”
“殿下放心,都準備妥當了。”
回到府中,元琦進了耳房,和衛念秋坐在一處:“裡面情況怎麼樣?”
“男醫說情況都好,孩子生下來還早,卓氏在裡面陪著。”
“卓氏?他和顧氏有什麼交情?”
衛念秋點了點丹朱:“你來和殿下說。”
丹朱上前行了一禮:“顧側君給循親王府上送信,被卓側君撞了個正著。顧側君央著卓側君不要聲張,將她和四殿下的事情說了一些給卓側君知曉。卓側君只當是顧側君舊情難了,卻也沒有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一時心軟,便替顧側君瞞了下去。殿下不在京城這半年,卓側君時時盯著顧側君,二人倒也處出了幾分感情。”
卓雙出身寒門,對於皇室的暗流洶湧幾乎一無所知。顧南川在御前數年,連景成帝都能哄得開懷,在婚事上順了他的意,哄住卓雙根本沒有難度。元琦離京前,顧南川給元瑾送信,是她默許的,沒想到讓卓雙撞見。
“罷了,小門小戶的沒見識,你以後多看著些。等孩子生下來,找人把他支開,別在裡面礙事。”
“臣侍知道。”
產房裡時不時傳來顧南川壓抑的痛呼,卓雙一直陪在裡面。
元琦離開後,她在元瑜心裡留下的波動久久不能平息。
正君江氏走到她身邊:“殿下,如果你真的覺得編纂一本海事的書,能讓你開懷,那就不要管什麼朝局,朝聞道夕死可矣。何況殿下不是為三殿下謀私利,而是為百姓謀生。臣侍聽聞,沿海許多窮苦人家,跟著船隊出海,已經可以讓家裡人吃飽飯了。都能吃飽飯,什麼海寇水匪也就都不存在了,能正經過日子,誰想去做刀口舔血的事情呢?”
江氏勸解的話沒什麼連貫的邏輯,但是卻說到了元瑜心裡。
出海也好,著書也好,建學堂也好,能庇護一方百姓,就已經是很好了。在元瑜心中,三姐現在和太女姐姐一樣,都是放眼天下蒼生的人,反倒是自己的親姐姐,越來越侷限於手中的利益。
元瑜苦笑著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江氏一向對元瑜的事情從不插手,此次的勸說一方面是不願看她成日愁苦,另一方面是收到了金陵江氏的來信。
信中說,嫡支有一位遠房的曾祖母,最愛書法,以前朝書法大家於希的作品為最。於希生於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