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九章,棺材鋪家的小娘子,墜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衙裡的事兒:“我當時在書房外,隱隱約約也猜到興許是和忘憂山遷墳一事兒有關,只是沒想到幾位大人原來是想借表兄之手,將整個縣城的由來已久的問題給一併解決掉,表兄、表嫂叫我來,可是還有什麼顧慮?”
沈鹿竹放下手中的碗筷道:“這事兒對家裡來說確實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只是一下子把原來的打算提高了好幾倍,投入太大一時間有些拿不定主意,萬一要是這事兒推行不下去,只怕……”
丁安聞言沉默了片刻,隨後略壓低了嗓音道:“幾位大人既然決定要和表兄表嫂合作,想必也是說了不少旁人不知道的內情了,那我便多說幾句,其實這事兒表兄、表嫂,若是多琢磨幾天,想來也是能想個通透的。
忘憂山上遷墳這事兒,是不能明著說是為了建別院的,可若是衙門要整頓全縣城的亂葬問題,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再者這也的確是一件,於百姓,於政績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兒,無論從哪方面考慮,幾位大人也勢必會將它推進下去的。”
小兩口點了點頭,丁安說的他們稍一琢磨便明白了,這事兒可以說是勢在必行,不得不為之。
晉北王的別院若是修建不順利,或是因為修建別院遷墳一事兒,惹得百姓有怨言,那便會招來禍事,可若是將整個縣城亂葬的事情一併解決了,那這就是個巨大的政績,這避禍謀利的事兒,自然是無論如何都要推進下去的了。
得了丁安這話,小兩口感激的同時,心中也是大定:“這事兒多虧了妹婿,不然我倆還不知要琢磨多久才能想透這裡面的關係。”
丁安聞言自是連連擺手,稱自己不過是知道些內情罷了,隨即又提醒道:“若是表兄決定應下此事了,那我還得再提醒一句,此事有關縣衙,雖說投入很大,可表兄、表嫂最好還是隻自己一家做就好,不要再找他人合作。”
這道理很簡單,事關衙門的事兒,自是知曉內情的人越少越好,合作的人多了,衙門那邊的麻煩事兒或許也會變多,小兩口自是點頭應下。
小兩口夜間盤算了下家中如今的資產,好在這幾年生意一直還算不錯,欠缺的應該不多,實在不成賣上幾處耕地,或是到沈家、林庭那邊,暫時借上一些也是可以的。
褚義第二日便獨自去了趟衙門,和辛縣令敲定了雙方合作,在行安縣主城,試點推行墓地集中管理一事。
事關整個縣城,辛縣令自然不能獨斷專行,此事還需上報至知府大人處,得了首肯,才能正式開工。
縣衙裡這麼重要的大事兒,就是丁安也是因為和褚家的關係,才能夠知曉的,就更不用說褚仁這個算不得官的市嗇夫了。
況且眼下,就算真叫褚仁得了什麼訊息想來也是無暇顧及了,此時的褚阿爺家,正被鬧得頭疼得緊呢。
褚仁和王氏,甚至是整個褚家,原本對與劉氏和離一事兒,是勢在必得的,覺得劉氏不過是個農家女,家境又十分一般,即使一時間接受不了和離的事兒,劉家也會因為那些銀錢,認了這事兒的。
可不曾想,這劉氏悄悄遞了口信兒回村裡不說,劉家不僅自家全都來了縣城,還直接從族裡帶了十多個族人來,直奔臨安街上褚阿爺家的宅院,誓要為劉氏討回個公道。
劉家人鬧上門這事兒,雖說這麼多人有些出乎了褚仁的預料,可倒沒有多大意外,叮囑過王氏早些用銀錢打發了,自己便打算出門上值。
可劉家人是有備而來的,哪裡會讓褚仁出了這院子,幾個嬸子大娘,直接將人攔了下來。
“姓褚的你休想離開半步,我們今兒是來給劉家閨女兒討說法來的,她嫁進你們家四年,生兒育女孝敬公婆的,你們家做啥要跟她和離?”
說話這人,是劉家同族的一個嬸子,瞧著就是個吵架扯皮的能手,不過她來之前得了劉家人的囑咐,眼下還不能把事情鬧大,是以說話還刻意壓低了些嗓音。
褚仁朝王氏使了個眼色,隨後道:“這種事情又怎麼能在這大庭廣眾之下談及,再者家弟婚事自是有家中長輩和劉家長輩相商,哪裡輪得上他人插言,我還要到衙門上值,就不陪各位了。”
褚仁這話,雖有暗諷那族人嬸子多管閒事之意,可主要還是想說這事兒叫劉家人找王氏去談,不要攔著自己。
不曾想那大娘卻彷彿只聽出了褚仁的諷刺,更加攔著他不肯放行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