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一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8章 迴圈,非常規浪漫,原一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馬達先發言:“這個想法是好的,但是電池的回收好辦,再利用就很難了。王總,你們研發中心能解決技術上的問題嗎?不然收回來堆庫房?除了佔用資金,還有環評方面的風險。”
王卉林微笑:“現在還不行,所以需要提前佈局,提前介入研發。不然以後頭部企業攻克了這個技術難點,那我們就失去了先機。總在人家屁股後面搶湯喝,這滋味不好受啊!”
馬達:“提前佈局?這可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哦,我們仟和才完成了產業鏈安全佈局,又搞這個······這些可都是燒錢的,燒了可能連灰都看不到,別說什麼收益了。以後等到技術上去後,說不定鋰電池都被更新的能源電池取代了。”
技術日新月異,確實有這個可能。參會的其他人都不禁紛紛點頭。
王卉林很淡定:“單從行業發展來看,新能源電池未來發展迴避不了回收和迴圈利用這一塊,不管未來是不是以鋰電池為主導。就是說,換成別的新能源電池,也迴避不了這個難題。”
“但不同電池的回收是不同的研發內容,這個不能混為一談吧。比如鋰電池的回收利用技術才攻克,結果有新的電池出現,又要重新研究,前面花的研發費用不就等於打水漂了嗎!”馬達看向荊海波。錢都去研發那兒了,讓他生產這邊怎麼辦,巧婦還難為無米之炊呢。
王卉林沒有否認。
荊海波想了想說:“想法是好的,但是我們現在的資金主要放在擴產上。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好,我們不能錯過這個發展機遇。”意思很明顯,回收電池這個業務現在還開展不了,研發先行也不行。
王卉林沒想過這個方案一次就能過,所以態度很坦然,也沒有表現出失望。他繼續侃侃而談:“以前剛剛進入這個賽道的時候,我還年輕,想的都是如何研發出最安全、續航能力最強的電池,讓人們都能用上我研發的電池。那個時候,想的就是研發的成就,只想往前衝,想要爭取先機。
“這麼多年時間過去,看著這個賽道越做越好,企業競爭越來越激烈,頭部企業爭相推出安全效能高、續航能力好的電池,我反而沒那麼急了。只要有人能做出更好的電池,讓普通人都能享受到新能源帶來的好處,就算不是我研發做出來的,我也高興。
“可是回收不一樣。現在社會上對於電池的處理仍舊有很多不信任的聲音,確實,這一塊業務還需要攻克很多難題。我們捫心自問,如果放任報廢電池不管,我們新能源人的良心會好受嗎?反正我不好受。
“其實我知道這個想法今天不可能過會,但我還是想提,因為這對我來說是責任,相信也是在座各位領導心中的責任。既然我們想帶給大家的是新能源的低碳節能,那我們為什麼不徹底一些,直接將電池回收劃到日常業務板塊,至少,研發上可以納入。這是我對電池回收業務的一點淺見,雖然今天不會過會,但還是希望各位能放在心裡考慮一下,或許一年後、兩年後,你們會認可我的想法。”
他說完之後,會場安靜了幾秒。
荊海波清了清嗓子,總結髮言:“卉林這個想法很好,說到我心裡去了。研發技術攻關上,你多花點心思,今年銷售好了,明年研發費用按比例漲,到時候電池回收這塊的研發,你根據經費來把握進度。”
這話馬達就不愛聽了。今年給研發上的資金已經比去年多了好多,如果2023年還要追加,那生產上就會少了一大筆。他還想買新裝置擴大產能,把銷售業務往上追一追呢。現在銷售任務定的高,產能跟不上就很被動,他必須為自己打算。
聽了荊海波畫的餅,王卉林不動聲色,心裡知道荊海波故意打內訌牌。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好,電池也好賣,但是整車企業大面積壓價,仟和今年的利潤還不知怎麼樣呢,說明年追加研發經費的話就是空頭支票。很明顯,荊海波就是故意拉仇恨,讓馬達和王卉林能掐上最好。可惜馬達那個人的聰明勁都放在錢上了,其他方面看得並不清楚,顯然中了計。
鄧青叢看了看在場的其他人,笑了笑:“我同意王總的電池回收計劃,這個計劃非常有遠見,對公司長遠發展有幫助,提前佈局,有利於贏得賽道優勢。最重要的是,匹配我們正在建設的企業文化,能突出仟和擔當的企業形象。所以荊總,我們這算是二比二了。”
這半年時間以來,大家都看出來荊海波和鄧青叢的關係出了問題,但不知道他們到了什麼程度。現在鄧青叢已經給荊海波否定的建議投贊同票了,那不是等於是投荊海波反對票嗎?看來離撕破臉不遠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