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格陵蘭
老嚴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章 格陵蘭,封神:我的身體裡流著應龍血,老嚴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格陵蘭
馬克真的是華夏人,土生土長不折不扣,別看有一個好像是外國名譯音,習慣了被人吐槽的姓名。
他只是姓馬名克,而且長相也沒有半點外國人的痕跡,和普通華夏人沒啥不一樣,至於身體其他部位有什麼不一樣,嗯,還真有。
馬克看著自己兩條手臂上的紋身,不由心中苦笑,從小到大,他始終沒弄清楚這像魚鱗一樣的紋身怎麼會產生,有什麼用處。
哪怕是有個家族印記般的象徵性意義也是好的,比方說好萊塢演員世家道格拉斯家族成員的下巴都有個坑。
可惜沒有,馬克一家並沒有長鱗片的其他人存在,長鰭的也沒有,長鰓的也沒有,長鰾的也沒有。即便是馬克的父母,也說不清楚緣由。
老媽說這是胎記,一出孃胎就有,還說當時馬克出生的時候,老爸還到廚房拿了一把刀說要刮鱗,老媽還在邊上問要不要放點蔥姜料酒去去腥?
馬克每次聽父母這麼調侃自己都會覺得自己不是他們親生的。
自己的身體會不會有魚的基因?要不就是蛇?看著鱗片的樣子也有點像。
馬克腦子裡總是會浮現出端午節白娘子喝了雄黃酒現出原形在床上打滾的樣子,以至於那麼多年來馬克幾乎不喝酒,聚會的時候不喝是怕自己酒後當眾現形嚇到別人,獨處的時候不喝是怕萬一醉後現出原形嚇到自己。
馬克現在正在康克魯斯瓦格,飛抵哥本哈根後轉機來到的這裡,是格陵蘭島的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地方,小到根本不能算城市,就是個小鎮罷了。但是這裡竟然有機場,這是馬克可以透過飛機所能到達的離目標最近的地方了。
裹得像一頭阿拉斯加棕熊一樣的他雖然名字叫馬克,但是和denmark並沒半毛錢的關係,馬克並不會說丹麥語。
這裡的官方語言是丹麥語,馬克絲毫不懂,只能靠半生不熟的英語,加上翻譯軟體的幫助租了個車。
“真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馬克雖然知道這句話很俗氣,但是仍然禁不住咕噥了一句,那個名叫拉爾森的租車行老闆看著他有點懵逼,估計對方聽到這句話的不解程度等同於我們納悶為啥丹麥人的名字最後都是森。
拉爾森沒法和馬克建立正常的交流,這位留著大鬍子的北歐人跟馬克印象中的維京海盜有著差不多的形象。他也只有少得可憐的英語詞彙,但是從他的眼神裡依然能看出他有不小的疑惑。一般到這裡租車去北極冰蓋上的要麼是科考人員,要麼是探險旅行者,而馬克看上去都不像,一個文質彬彬的亞洲人,行李看著也不怎麼專業。但是不管怎麼說,給錢就成,拉爾森也管不了那麼多。這裡租車也不需要過多手續,護照和費用到位,一切順利。
臨行之前拉爾森給了馬克一瓶伏特加,看著價格也不貴,估計是算在租車費裡的,用來路上禦寒。這裡也不存在酒駕的說法,從這裡開始一路往北,你喝再多酒,哪怕把車的行駛路線開出花兒來,也不見得能撞到活人。
拉爾森用丹麥語說了聲再見,馬克透過翻譯軟體還是瞭解了一些丹麥語的常用詞彙,於是用英語禮貌地回覆了一下。
“丹麥語的再見竟然讀成乏味,果然是個乏味的地方。”馬克腹誹著開車上路。
一邊開車一邊又想到了安徒生,於是順勢又想到了海的女兒,想到了她的鱗片是在腿上,準確來說是尾巴上,而自己是在手臂上。會不會自己就是美人魚的遠房親戚?她是海的女兒,自己就是海的侄子?海的外甥?海的十八代遠房親戚?來丹麥尋根?
尋個毛,不折不扣華夏人好不好。
其實馬克的鱗片更像是紋身,但是和紋身不一樣的是,還是微微有點凹凸的質感,更像是......玉米。
馬克最近看了那部根據dc漫畫改編的電影《海王》,就覺得男主身上像金色玉米一樣的鎧甲和自己的手臂圖紋很像,就是視覺效果上沒那麼炫。
他對自己的這個身上的這個奇異的圖紋早就習慣了,反正是孃胎裡帶出來的,也不影響吃喝拉撒,一切如常,該幹嘛幹嘛。
甚至在大學裡,系裡一個漂亮女孩由於對他手臂圖紋的好奇,漸漸和他接近,馬克還藉著這個契機談了場不長不短的戀愛。他有一陣甚至覺得有這麼個玩意兒還不錯,畢竟到外面店裡紋身要紋出這麼真實的質感畫面,還得花個幾千塊。
除去社會偏見不提,有紋身有時候還覺得挺酷的。
不用導航,方向就在自己的腦子裡。意識裡的那個光點就像Gp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