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灘十八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三章 和吳教授的會面,兇案終結者,雁灘十八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友,很少說話,他同學們都基本上對她沒有印象。”
吳陽:“這就有些複雜了,三個人看似有聯絡,又彷彿沒聯絡······那問題的關鍵?應該···還是在這李菲身上才對。”
“呵呵!”
李臨清道:“李菲這個人,如果不是隨身碟線索的出現,就差那麼一步就到刑場了,她完全就沒想著要活,我們從她身上找線索,難!”
吳陽:“一般來說想要找到預謀性故意殺人的偵破方向,我們首先就要判明殺人者的犯罪動機,而這個卻和以往的犯罪動機不一樣,李菲並不是殺人者,而他卻將此事承擔了下來。那麼反之就是殺人者的犯罪動機就是讓李菲將此事承擔下來······等等······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是極有可能是李菲與被害者王虎有什麼仇嗎?\"
李臨清有些驚訝:“唉,你這樣說好像和案件推理比較符合!\"
吳陽:“我記得我以前也說過,凡是有預謀性故意殺人的心理,他就有特別強烈的畏罪感。他們極其害怕被抓,所以他們都會極力地逃避打擊,將犯罪做到極其完美。”
李臨清:“沒錯,你是這樣說過。”
吳陽:“那麼,既然如此,五道口殺人案就和整個案件沒有直接的關係。它應該是分叉出來的一個旁枝,它發生的目的就是保護兇手!這應該不是一個殺人滅口的兇殺案,我覺得這才是一件真正預謀性的殺人案。“
李臨清沉默了起來。
吳陽將菸頭摁滅:“李隊,我覺得你應該從李菲查起,這個應該和她百分百有關。”
李臨清:“吳教授,李菲這人我估計是沒辦法查。她現在就是一心求死,問她,他肯定不會說!”
吳陽:“如果李菲是一副自我禁錮的樣子不與人交往,缺少熱情和活力。或者他人都不願主動與李菲交往,不與她相處,那麼他就是孤僻心理,李菲今年多少歲?”
李臨清:“28,,不過我上次去鵜鶘山審訊她的時候,感覺她都40歲不止!”
吳陽:“那麼她就是從孤僻升級到抑鬱了。孤僻是一種人格缺陷的表現,內心虛弱,害怕被人刺傷,因而不願與人交往,在不得不與人交際時,也顯得行為怪僻、奇特。抑鬱就是情感低落、思維遲緩、以及言語動作減少,已經成為一種病症了。”
李臨清:“那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吳陽:“輕者用心理學開導,重者就只能用藥物控制或者是自殺死亡了。”
李臨清輕輕地嘆了一聲,點了一根菸轉過頭,望著窗外的小雨:“又是一個痛苦的人“。
吳陽也看著窗外:“其實我們誰沒有痛苦呢?只是誰都不願意講罷了,記得刀郎有一首歌叫《雨中飄蕩的回憶》,每當下雨的時候,我就不自覺地聽這首歌,因為我知道當一個人孤獨的時候就是自己最不孤獨的時候。”
李臨清聽著吳陽說完,心裡不就一震:\"這不就是貝多芬的話嗎?”可是李臨清並沒有說出來。
吃著這裡的菜,吳陽:“李隊,這裡的菜還挺好的,下次肯定還來。”
李臨清:“那下次你回請我?”
吳陽愣了一下:“哈哈,好的!一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