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徑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章 燎原的星火,古人來校當特聘,改寫華夏意難平,石徑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打土豪、分田地是必不可少的。

反正現在趙昺雖然名義上是皇帝,實際上普天之下已經沒有多少王土了,那些為富不仁、壓榨百姓又投降蒙元的特大地主以及土豪劣紳,趙昺完全不介意慨他人之康,將他們的土地分給老百姓。

打土豪、分田地,這也是趙昺臨走前,寧野給新宋君臣的最後一條獻計。

諸策既定,唯有執行。

趕在元軍包圍崖山之前,由左丞相陸秀夫、尚書蘇景瞻等人,帶著趙昺,率十萬軍民立刻以合圍之勢進攻瓊州(今海口)奪取海南全島。待局勢稍安,再攻取琉球。為避免元軍發現,張世傑親率最後的幾萬宋軍留下殿後,製造大宋官家還在崖山的假象。

張世傑擔心元軍不中計,學歷史上的自己,故計重施。

待趙昺等人安全離開崖山後,他下令焚燒行宮和草市,並讓全體軍民登船備戰,命令一百多艘宋船以鐵索連橫的方式,組成“連環船”,一字型連貫在海灣內,將趙昺特地留下掩人耳目的“龍舟”安排在軍隊中央。

趙昺離開後不久,元軍就趕來了崖山。

元軍先是用小船裝滿茅草和脂膏,乘風縱火衝向宋船,誰知張世傑早就偷師自己,在宋船上塗滿了泥巴,又以長木橫在每一條船上抵禦火攻。

火攻不成,惱羞成怒的元軍,乾脆以水師封鎖海灣,斷絕宋軍汲水和砍柴的去路。

但元軍根本想象不到,這時的張世傑早已不是歷史上的張世傑。

為了擺脫被動不利的局面,張世傑早就在那一百多艘宋船上,儲備了大量的淡水和木柴。

元軍久攻不下只得另想辦法,元軍將領李恆遂將文天祥押至崖山,並以死要挾文天祥修書勸降張世傑。

文天祥站在崖山山巔,隔海望向船上的張世傑,他的信剛寫完,還沒送出,就有元軍士兵送來了張世傑射到岸上的信函。

張世傑在信中只有一句話,正是文天祥寫在書信裡準備給到張世傑的名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這句詩文天祥是剛剛看到崖山宋軍慘況時想到的,此前從未和張世傑說過,他抬起頭,驚愕地對比著兩封信函上的同一句詩詞。

怎麼會一模一樣?

張世傑是怎麼知道他剛寫好的這句詩的?

文天祥還來不及細想,忽聞岸上一陣排山倒海的怒吼聲響起,就在此時,海面上亦吹響了衝鋒的號角。

原來,早在趙昺撤退前,眾人就商定,樞密副使張世傑和宋軍都統張達,一個在海上備戰,另一個則率一萬宋軍精銳潛伏在陸地,以作伏兵,二人利用寧野贈送的對講機,無時無刻不在充分交換情報。

終於,反攻的機會來了。

有了對講機,張世傑打起仗來簡直如臂使指。

張達在張世傑的遙控指揮下,突襲早已對崖山附近放鬆戒備的元軍大營,一箭射死元軍將領李恆,重傷忽必烈滅宋之戰的主要指揮者張弘範。

喜上加喜的是,張達還趁亂解救了被俘的文天祥。

元軍因此大亂,潰不成軍之下,當即撤軍遁逃。

文天祥和張達,與張世傑會盟崖山,三位大宋領兵之人,在歷史上本將見證南宋覆滅的崖山,就此點燃了可以燎原的星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負卿卿

兆七

玩家都以為路人他是滅世Boss

Cayer

未來法師

采苓

假公主重生後成了真貴妃

聽蟬聲

全星際最後的金龍

貓不虎

我真的只是個醫療兵

牧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