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徑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5章 咱就是這麼教你當皇帝的?,古人來校當特聘,改寫華夏意難平,石徑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人分析說,朱元璋晚年嗜殺並非毫無緣由。

皇長孫朱允炆年幼,朱元璋擔心其無法對這些功勳武將形成威懾力。

因此,為了確保朱家江山的穩固和皇位的絕對安全,朱元璋決定清洗功臣集團,簡而言之,此舉是為了幫朱允炆鋪路。

只是,朱元璋沒想到,“皇爺爺之愛孫,則為之計深遠”,竟然也會變成一把雙刃劍。

能幹的武將是被朱元璋殺乾淨了,可這也間接導致,朱棣起兵造反時,朱允炆幾乎沒什麼能打的人可用。

說起來也是時也命也。

此時,朱元璋和朱允炆二人都還不知道靖難之役。

其實,削藩的事情,據說朱元璋並非毫不知情。《皇明史竊》記載,明太祖朱元璋晚年曾就藩王問題與皇太孫朱允炆進行了一番探討。

朱元璋認為,有諸位藩王守邊御虜,朱允炆將來就能坐享太平。這想必也是吸取了蒙元入侵中華的教訓。

因此,朱元璋對自己制定的封藩制度應該是頗為滿意的。

但朱允炆卻擔心,藩王的存在是屏障更是隱患。

當討論到,若是藩王作亂又有誰能阻擋,朱允炆提出了 “以德懷之,以禮制之,不可則削其地,又不可則變置其人,又其甚則舉兵伐之” 的策略。

簡而言之,先禮後兵,徐徐圖之,即便是老謀深算的朱元璋,也挑不出來毛病。

可問題就在於,朱允炆並沒有按照這個策略執行。

剛剛登基的朱允炆,皇位還沒完全坐穩,就開始大刀闊斧的削藩,網友們甚至調侃朱允炆削藩是玩消消樂。

這並非是說,削藩是錯的,事實上,朱棣上臺後也削藩了。

但是,和朱允炆削藩順序從弱到強、手段激進強硬不同,朱棣手段相對溫和地多。

朱棣先是恢復了建文帝廢除的多位藩王的爵位,以獲取信任,降低牴觸,隨後又採取“收兵權保待遇”的做法,只裁撤藩王的軍事力量,降低其軍事威脅的同時,讓藩王仍能享受一定的榮華富貴,這就減少了藩王們的反抗情緒。

不過,朱棣的削藩並不徹底,仍有部分藩王保留了一定的實力,也為日後漢王叛亂埋下伏筆。

朱棣即位後立朱高熾為太子,在靖難之役中多次隨朱棣征戰並立有戰功的朱高煦對此極為不滿,認為自己更有資格繼承皇位。宣德元年八月,朱棣的兒子朱高煦以 “靖難” 之名起兵反叛。

明宣宗朱瞻基率三大營五軍將士親征朱高煦。朱高煦之亂遂平。

因此,從建文帝削藩開始,直到明宣宗朱瞻基時期才進一步解決藩王問題。

從這一點就足以看出,沒有足夠的政治智慧,想要坐穩皇位很難。

變法也好,改革也罷,魄力、才智、手腕缺一不可,每一條通往理想的現實之路上,都有數不清的荊棘等著來人闖關。

朱允炆,明顯還需要歷練。

朱元璋的問題已經解決得差不多了,寧野轉頭看向朱允炆。

也許是朱允炆內心深處亦意識到自己想要採取的方法似有不妥,他有些心虛地垂下頭,不敢正視寧野的眼神,更不敢去看朱元璋。

朱允炆這點小心思,豈能瞞住洪武大帝。

“還有何事?”

朱元璋都準備和寧野告假,先回大明救朱雄英和馬皇后了,看到朱允炆這樣子,又想起,系統招他們來後世,大都是為了改寫各自的意難平,這才開始好奇朱允炆為何也來了後世。

寧野還在想怎麼開口比較好呢。

沒想到,朱允炆“撲通”一聲搶先跪下。

“皇爺爺,孫兒……請皇爺爺治罪。”

朱元璋眯著眼睛,“咱既然把皇位傳給你,想必也是深思熟慮過的,你有何事還不速速說來?”

朱允炆不知怎麼改口說他已準備強力削藩的事,只好將求救的目光看向寧野。

寧野嘆了口氣,這祖孫的問題,看來還是得他來當和事佬了。

“反正你們早晚也會知道的,長痛不如短痛,那我就直說了。”

“允炆,你這藩削得太急了,目標正確但是手段錯誤也是不行的。如果按照原本歷史,今年四月,你會削齊、湘、代三位親王,廢為庶人。湘王朱柏,懼,無以自明,闔宮焚死。齊王朱榑被軟禁在南京。代王朱桂被軟禁在封地大同。”

朱元璋一聽,頓時氣血上湧,臉色十分難看。

“六月,削岷王朱楩,廢為庶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負卿卿

兆七

玩家都以為路人他是滅世Boss

Cayer

未來法師

采苓

假公主重生後成了真貴妃

聽蟬聲

全星際最後的金龍

貓不虎

我真的只是個醫療兵

牧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