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徑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章 聽寧一席話,古人來校當特聘,改寫華夏意難平,石徑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命?”

寧野當即哂笑。

“你們古人是不是都喜歡拿天命來搪塞自己的無能?你是蘭陵王,是北齊的大司馬,是一呼百應威名赫赫的大將軍,真要說天命,這也是天命!天命讓你登上這麼高的位置,你享受萬民脂膏,卻不知圖報人民,還在這談什麼天命?你想讓天命替你背鍋?”

蘭陵王或許聽不懂“背鍋”是何意,但寧野字字珠璣,意思他肯定聽明白了,當即羞愧到抬不起頭。

這麼說蘭陵王,其實是有點偏頗的。

畢竟,歷史上的蘭陵王,留下了如下記載。

蘭陵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就像一句廣為人知的名言說的那樣,歷史或許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也能給我們留下一些痕跡管中窺豹。

為方便大家深入瞭解,講幾個《北齊書·高長恭傳》中記載的蘭陵王的軼事。

畢竟咱也不是膚淺到只看臉的人。

史曰:「長恭貌柔心壯,音容兼美。為將躬勤細事,每得甘美,雖一瓜數果,必與將士共之。」

和司馬遷筆下霍去病肉壞掉也不分給士卒不同,蘭陵王為將勤于軍事,而且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得到瓜果,必與將士分享。

史曰:「初在瀛州,行參軍陽士深表列其贓,免官。及討定陽,陽士深在軍,恐禍及,長恭聞之曰:“吾本無此意。”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

一個叫陽士深的行參軍,曾上表列舉高長恭的貪贓之事,導致他被免除官職。

討伐定陽的時候,高長恭為帥,陽士深在軍中擔心災禍降臨到他頭上。

高長恭聽聞後表示自己並無報復的想法,為了讓陽士深安心,他還找了個小小的過失,僅對陽士深處以杖二十的薄懲。

史曰:「嘗入朝而僕從盡散,惟有一人,長恭獨還,無所譴罰。」

有一次入朝,僕從走散,就剩下他一個人,他獨自返還,沒有責罰僕人。

史曰:「武成賞其功,命賈護為買妾二十人,唯受其一。」

蘭陵王立下功勞後,武成帝(高湛)曾為了獎賞他的戰功,命賈護為其買妾二十人,但蘭陵王只要了一個,這與荒淫無道的那些高氏皇帝們堪稱格格不入。

史曰:「有千金責券,臨死日,盡燔之。」

被高緯鴆殺前,蘭陵王將大量債券付之一炬,寬厚仁慈一覽無餘。僅從這一點來看,他此前所謂貪汙,很有可能也是蘭陵王為了避免功高震主自汙以避禍的方法。

以上種種,都說明了一點──

蘭陵王帥也就罷了,關鍵是他還善!

難怪寧野知道挾持他的人是蘭陵王后,大鬆一口氣。

聽了寧野的解釋,機智如蘭陵王,豈會不懂,寧野與其說是想讓他解下面具,不如說是想幫他解開心結。

可是,心結哪有那麼好解?

至少對於還未經受寧野思想洗禮的蘭陵王來說,君君臣臣還是橫亙在他心裡的一道坎。

“寧校長,我可以解下面具,但我還想再請教你一個問題:如果陛下乃真命天子都不能代表天命,那麼,何為天命?”

這個問題,雖說出自蘭陵王之口,但也說中了趙頊、蘇軾以及勞之逸等剛來不久的北宋君臣的心。

其餘的人,譬如最早到的扶蘇、劉據、霍去病,以及隨後來的趙昺、陸秀夫、張世傑以及冉璡、冉璞,他們聽了人民戰爭、為人民服務等很多現代思想,心中早已模模糊糊好像有一個答案,但又還是有點說不出來。

因此,蘭陵王的問題甫一出口,旋即得到了在場所有人的關注。

“你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了,何為天命,只有老天知道。”

寧野想了想,接著說,“但是,我們人類作為萬物之靈,也有自己的思考。老子在《道德經》裡有一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你們可知是何意?”

很多後世之人對這句話不理解,甚至是錯誤理解,以為這句話是說天地沒有仁愛之心,把萬物當作草狗一樣踐踏、輕視。

實際上,正確的理解是這樣的。

“不仁”不是殘酷無情的意思,而是指天地沒有偏愛,公正無私。天地對待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其自然生長、發展、消亡,不加以干涉,一切按照自然規律行事。

“老子此言是說,眾生平等,順其自然。”蘭陵王答。

“沒錯。”

寧野點點頭,看來蘭陵王也不是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負卿卿

兆七

玩家都以為路人他是滅世Boss

Cayer

未來法師

采苓

假公主重生後成了真貴妃

聽蟬聲

全星際最後的金龍

貓不虎

我真的只是個醫療兵

牧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