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徑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章 臥談會,古人來校當特聘,改寫華夏意難平,石徑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幾人在榻榻米上躺好。

“校長,何為臥談會?”劉據率先發問。

寧野在床上抬了抬腳,伸了伸懶腰,鬆弛地說:“就是字面意義,臥著談話的會議。”

“既是會議,必有要事商議,豈能如此懶散。”

扶蘇當即就要正襟危坐,寧野哭笑不得,古人是不是都這樣,一聽到要議事就特別嚴肅。

“哎呀,我們的臥談會,和你們朝堂議事不一樣,就是大家隨便聊聊天,瞎扯淡。”

眾人沒有再追問,蝦為什麼要扯蛋。

如果每個現代術語都要寧野解釋一通,估計這天很難聊下去。

霍去病半倚著枕頭沒說話,盯著天花板的燈一言不發,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歷史上司馬遷說霍去病“少言不洩”,就是沉默寡言,不輕易洩露自己的想法。寧野瞧見霍去病本人,還真是如此。

“那我們臥談會的議題為何?”

劉據接著問。

“嗯……除了小霍今晚剛到,你們倆來了也有兩次,馬上暑假就要到了,咱們的國學夏令營,得抓緊辦起來。不知大家對此有何想法?”

寧野心中對眾人其實已經有了一些初步的計劃。

不過,在闡述自己的想法前,他想先聽聽大傢伙的意見,也是看看大家對他以及學校是否還有什麼問題。

“在商談國學夏令營的想法前,我想先問問寧校長,儒學在現代為何不興?”

扶蘇將心中的疑問拋了出來。

雖然已經來了兩次,但他只去過藏書閣一回,當時只顧得上看秦史,關於華夏曆史的演變,他還沒來得及瞭解全面。

“對,我也想問這個,”

劉據插嘴道,“我父皇親政後可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要是知道儒學在後世不顯,不知該作何感想。”

扶蘇聽到劉據的父皇,也就是寧野口中另一位千古一帝漢武帝,竟然如此推崇儒學,和自己老爹秦始皇可以說是完全不同,頓時有幾分羨慕。

若是他老爹秦始皇也這麼做,焚書坑儒自不存在,秦朝二世而亡想必也能避免。

“唔……”

寧野想了想。

這個問題太大了,他不懂學術,因此回答談不上專業,只能說說自己的理解。

“我先說一下,我不是大師,學術界的事我不懂,所以,以下想法只代表我此時此刻的個人觀點,給大家做個參考。”

在寧野看來,一個時代的主導學問,是和這個時代的社會結構、生產力、生產關係以及上層建築密切相關的。

首先,當代的社會結構和生產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扶蘇、劉據、霍去病,來自古代封建社會,也就是傳統農業社會,儒家所強調的家庭倫理和等級秩序,早就已經不再適應當下這個高度工業化和資訊化的現代社會。

古人依附於土地,又有重土難遷的思想觀念,基本上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因此才有四世同堂、家族聚居。

而現代社會,人口流動性大,更像是由一個個原子化的個體構成的民族共同體,小家庭、獨立居住成為社會主流,人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都已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

儒家所倡導的基於家族和血緣關係的倫理規範,對於現代人沒什麼吸引力也就不難理解。

其次,中國近代以來,西學東漸的多元文化衝擊,以及中國人自身的數次革命運動,打破了傳統思想的禁錮。

現代教育體系大量引入與時俱進的學科體系和教育方法,開眼看世界,帶來了各種文化思想的興起,儒家思想在文化市場中的份額被稀釋,也就不足為奇。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儒學自身的發展困境。

儒家思想發展到明清,已經逐漸變成統治階級控制人們思想的工具,儒學自身的理論創新不足,“三綱五常”“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等強調等級尊卑和絕對服從的觀念,在近代以來的思想解放運動中被批判與否定。

在千年未有之變局的時代大環境下,僅靠儒家思想,無法治國,更無法救國。

這不是說儒學毫無可取之處,而是說,時代變了,社會思想自然也要與時俱進。

因此,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為了國家富強和民族解放奉獻自己。中國人民智大開,這才有了中華民族重新走向復興,再次昂首挺胸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負卿卿

兆七

玩家都以為路人他是滅世Boss

Cayer

未來法師

采苓

假公主重生後成了真貴妃

聽蟬聲

全星際最後的金龍

貓不虎

我真的只是個醫療兵

牧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