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古人也“剁手”
石徑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章 古人也“剁手”,古人來校當特聘,改寫華夏意難平,石徑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到工資表的那一刻,寧野傻眼了。
但隨即而來的,是由衷地為各位古人感到開心。因為大家的工資,絕大多數都比他以為的要高,有的還高很多。
扶蘇、劉據、霍去病、趙昺、陸秀夫、張世傑、冉璡、冉璞、蘭陵王,每人基本工資都是1000元。
但是,還有績效哦。
扶蘇、劉據、霍去病、陸秀夫因為還開設了夏令營體驗課,績效是根據各自工時另算的。
趙頊、蘇軾、勞之逸、牛富貴、隆三北宋五人組還沒返回,工資就先暫存在寧野這邊,趙頊是蘇軾帶來的,沒有工資,但其餘四人,除了蘇軾是800之外,其餘三人都是500。
蘇子因幫助達成與平和飯店的校企合作,另外還有績效獎金。
整個核算下來,資料還是比寧野以為的多得多。
基本工資加績效,扶蘇、劉據最高,並列第一,都有5000元,遠遠超出寧野預估,蘇子第三,有2000元。
霍去病排在中間,一個人拿了4000,不過,人家小霍也是真的辛苦,這都是他應得的。
哦,系統說了,即便將來超出5000也不用擔心,系統發的肯定都是稅後工資。
另外,第一個月是大家的適應月,系統表示,就不嚴格算考勤了。
得知要發錢,古人們都很開心。
蘭陵王從系統那裡拿到手的錢本來最少,扣掉上次給斛律須達帶回北齊的藥錢,只拿了600多,不過,直播間裡的打賞那可就不得了了,蘭陵王只直播了兩回,粉絲們打賞的金額淨收入就高達2萬。
不過,因為這是工作所得,直播賬號也是學校官方賬號。
所以按系統的意思,直播打賞收入肯定不能全部入蘭陵王私人荷包,大部分充公,蘭陵王得10%。
就這,蘭陵王也一下子多出來2000塊了,加工資總共有2600,居然超越蘇子,直接從墊底擠進了前三。
只能說,粉絲們的支援,果然很強大。
用愛發電,名不虛傳。
挨個發了錢之後,現在輪到古人們煩惱一個問題了,那就是——
第一次拿到工資,買點什麼帶回古代好呢?
不管買什麼,發薪日總是讓人開心的。
這一點,古人自然也不例外,因為“剁手”的機會終於來了。
發工資前,以劉據為代表的古人,感覺什麼都想買,也就是系統不允許他們帶古代的金銀玉石、文物古蹟來交換,不然他們分分鐘可以把寧野的超市買光。
就這,還要十分十分節制才行。
但是,真正發了工資後,古人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一下子不知道買什麼好了。
寧野見狀,知道他們這是有了現代人常有的“選擇困難症”。
古代生產力不發達,物質條件也沒那麼豐富,時間越往前這種現象越明顯,兩宋還好,秦漢連鐵鍋炒菜都還沒發明,吃的尚且只能湊合,更別提其他東西了。
因此,作為現場唯一一個現代人,寧野感到自己有義務站出來,幫古人們參謀決策。
“民以食為天,這次就先買高產糧食種子吧。”
寧野想了想說。
目前來到學校的朝代,已經有秦、漢、北齊、兩宋以及明,但因為朱元璋祖孫仨來自明初,很多農作物這時候很有可能也還沒有傳入中國。
聽到後世有高產糧食種子,朱元璋立馬來了興致。
“寧校長,”朱元璋率先提問,“後世有哪些我們沒有的高產糧食作物?可否介紹一二?”
雖然大明三人因為到的晚,還沒上崗,這個月沒有工資,啥也買不了,但提前瞭解總歸是沒錯的。
尤其是吃的,朱元璋小時候吃不飽飯,餓得只能去當和尚,當然深知糧食對於百姓有多麼重要。
其他古人亦紛紛點頭。
先前出去參加過出校團建活動的古人,都對在大巴車上看到後世的農田僅有兩人收割那一幕印象深刻。
當時,寧野還介紹了古今水稻產量對比。
得知雜交水稻產量換算成宋朝單位是32石,是宋朝的十倍,大傢伙當時都很震驚。
扶蘇見老朱家三人,包括蘭陵王,都是一頭霧水,當即在寧野回答前,先把他們上次在大巴車上的見聞大致說了說。
幾人都是一臉吃驚。
蘭陵王雖然出生在皇室中,從小自然是不愁吃穿,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