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權力的本質
石徑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章 權力的本質,古人來校當特聘,改寫華夏意難平,石徑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吧,有啥事兒需要我幫忙的?”
“不不不,”朱允炆急忙擺手,“雖然剛來後世,朕已經從寧先生這裡所學良多,當真是受益匪淺,豈敢再做叨擾。”
“嗐,在我這兒不用客氣。”
沒幾分鐘,熱水壺的水就燒開了。
寧野走到茶几處,從上方的櫃子裡拿出兩個茶杯,又放入上好的鐵觀音茶葉,給兩人各泡了一杯茶。
“來,坐著聊。”
“我留下來,是想和寧先生單獨說一聲謝謝。”
“謝我什麼?我也沒做啥啊。來,喝茶。”
“不,先生已經做了很多了。”
朱允炆也沒客氣,端起茶杯,深深吸了一口茶香,抿了一口。
“其實,雖然在皇爺爺、爹爹面前,我堅持削藩沒有錯,但我內心深處,也很懷疑自己這麼做到底對不對,尤其是看到歷史上的我,最終失敗了。”
“所以,知道歷史走向後,你的自我懷疑,達到了頂峰?”
“是的。直到我聽寧先生說,「將大明滅亡完全歸咎於削藩,是不對的,我們不能美化沒有選擇的那條路。」聽了你的話,我才再次找回信心。”
“嗐,我以為是什麼呢,本來就是這樣啊,我只是就事論事。”
“爹爹質問我,這到底是削藩還是廢藩,沒錯,如果一定要說的話,這就是廢藩。但是,我能不這麼做嗎?無論是為了大明,還是為了我自己,我有其他選擇嗎?”
寧野早就設身處地代入過朱允炆的處境,自然很快就明白了朱允炆為什麼這麼說。
在寧野看來,朱允炆之所以這麼問,原因很明顯。
說到底,還是性格仁柔,內心深處可能因為年輕、經驗不足而缺乏自信,導致其沒有安全感,再加上,朱允炆不是強人那一掛,他的性格也決定了,他或許比扶蘇要果敢,但又不像劉據那麼決絕。
別說造父親的反了,歷史上,朱棣都起兵了,朱允炆也不願意殺朱棣。
據《明史?本紀?成祖一》記載,建文三年三月的夾河之戰中,諸將因 “天子有詔,毋使負殺叔父名” 而未對朱棣動手。
對此,當然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但說到底,朱允炆在他那群手握兵權的叔叔面前,還是太年輕了,而那些藩王作為叔父輩,在家族地位較高,對朱允炆的皇位並不十分敬畏。
代入一下,換個角度想想,很容易就能理解了。
現在,假設你是你們家族裡年輕的後輩,然後你爺爺把整個家族的企業都交給你來打理,你那些叔叔都是分公司總裁,一個個都不把你這個名義上的集團董事長放在眼裡,有的甚至還違法亂紀,破壞公司規定,你能怎麼辦?
所以,將心比心,寧野能理解朱允炆的處境。
但是,沒辦法,身在帝王家,沒有能力,就是坐不穩皇位。
“你啊,還是沒搞懂,權力的本質。”
“權力的本質?”
朱允炆跟著寧野的話,喃喃自語地念道。
這是他從來沒有思考過的問題,或者說,出生於皇室、從小養在深宮的他,一直認為,他的權力是與生俱來的。
因此,聽到寧野這個問題的那一剎那,朱允炆第一反應是不理解的。
“在即位前,我就已經是皇太孫,皇爺爺龍馭賓天以後,遺詔命我登基即皇帝位,這不就是權力嗎?”
“不,這或許解釋了你當皇帝的權力的來源,但並沒有解釋權力的本質。”
寧野站起身,將之前用過的小白板拖到茶几前。
上面還留著寧野前幾天和趙頊他們討論大宋新聞業時的筆記。朱允炆瞥了一眼,什麼“新聞發言人”“報紙宣講員”“輿論高地”等等,幾乎全是他看不懂的詞彙。
朱允炆頓時對後世的學問,越發好奇起來。
寧野將小白板擦乾淨以後,迅速用馬克筆在白板上重新寫下一個詞“權力”。
“關於權力,現代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各個學科,想必都已經有很多人進行過解釋,這裡,我就不說那些學術化的東西,你感興趣的話可以去藏書閣看,應該能找到書籍。”
“我就問你兩個問題。”
“寧先生請說,朕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第一個問題,你覺得你和朱棣,誰的權力大?”
朱允炆心想,這個問題還用問嗎?
他是皇帝,普天之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