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徑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0章 給老四上家法,古人來校當特聘,改寫華夏意難平,石徑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幾日,朱棣的確很老實。

每日除了去演武場跑幾圈馬,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和姚廣孝討論歷代王侯將相出征的歷史,瓦剌、韃靼讓人難以放心,朱棣滿腦子想著親征呢。

他又不是他那些兄弟,哪有心思在京師胡作非為。

“肯定是父皇以為我是回來玩的,又看我不爽,找理由教訓我罷了。”朱棣憤憤不平地說。

“燕王殿下,難道真的不是回來玩的嗎?”姚廣孝笑道。

“我堂堂七尺男兒,豈會玩物喪志!”朱棣昂首挺胸,“我這次回來,一則是為了看望我娘、大哥還有我那病重的侄兒,二則……”

“燕王殿下,莫非是想向陛下討要親征韃靼的聖旨?”

朱棣沒想到,自己的心思竟然被剛認識沒幾天的姚廣孝看穿,頓時對此人洞察人心的本事高看了一眼。

“那群韃子,雖被逐出中原,若不剿滅殲除之,終乃我大明心腹之患。”

歷史上,永樂七年(1409年)二月,已經當上皇帝的朱棣派使節赴韃靼,要求“相與和好,朕主中國,可汗主朔漠,彼此永遠相安無事。”

結果,沒想到使節居然被殺,朱棣大怒,聲稱“逆命者殲除之”。隨後更是多次親征。

“燕王殿下心懷國家固然很好,獨不念北齊蘭陵王「家事親切,不覺遂然」乎?”

姚廣孝的諫言很明白,這是勸朱棣收斂鋒芒,不要落得蘭陵王那般功高震主的結局。

沒想到,這話反倒讓朱棣不開心了。

“放肆!”

朱棣難得發脾氣。

“先生,我尊你敬你,但還請先生注意分寸,莫要妄言!我大哥仁德世人皆知,豈是高緯能比的!蘭陵王固然是一代名將,結局讓人唏噓,但我朱棣不會成為蘭陵王!”

“是貧僧失言了。”

姚廣孝當即認錯,隨即又說道:“不過,眼下魏國公(徐達)留守北平,即便王爺請求聖上下旨,聖上估計也不會讓王爺親征的,畢竟王爺還年輕,以貧僧觀之,聖上讓諸王就藩,當下主要還是為了讓諸王能夠有所歷練。”

見姚廣孝識趣道歉,朱棣也就不再多言。

“先生之言,我固知之,我也就是存了僥倖心思罷了。”

朱棣嘆了口氣,“大不了就等到大哥當皇帝,我就不信,他會不讓我去幫他打韃子。”

話是這麼說,但朱棣心裡卻還想著,等進了宮,如果沒什麼大事,還是要拐彎抹角和爹說說,準他帶兵出去溜達一圈。

心情忐忑的朱棣,懷揣著“我到底幹啥了”的內心審查進了宮。

乾清宮中,氣氛有點嚴肅。

以至於太子朱標,都有些不太習慣了。雖說平日裡他老爹也是一副不怒自威的模樣,但這回好像不太一樣。

朱標能看出來,朱元璋是真的生氣了。

只是,不知道朱元璋到底在生誰的氣?是自己的?還是老四的?

可老四剛從北平回來京師,據他所知,近些日子無非就是去演武場上跑馬溜圈,要麼就是宅在府上,他到底幹啥了?

朱棣一進大殿,看見朱元璋啥也沒幹,似乎就等著他呢,看到他時,那雙怒目都快噴出火星子了。

“爹,大哥。”

朱棣低著頭,小心翼翼地和朱元璋和朱標行了禮。

朱元璋抬了抬手,很快,殿內僅有的幾個內侍也都莫名其妙地離開了,走的時候還把門給帶上了。

雖然不明白具體原因,朱棣已經隱隱有了要捱打的預感。

怎麼滴,怕他朱棣捱打時跑路嗎?還帶關門的?

“老四,給咱跪下!老大,上家法。”

朱元璋一聲令下。

龍椅前的御案上,早就放著備好的戒尺,戒尺是檀木做的,硬度高、質地堅實,長度厚度都適中,揮舞起來可順手了。

不要問朱棣怎麼知道的,問就是你猜。

“爹,”朱標看了一眼朱棣,又看向朱元璋,“到底發生了何事?為何要打老四啊?”

“呵!”

朱元璋還沒告訴朱標他在未來知道的歷史,心裡想著,你這大哥倒是當得好,豈不知你兒子將來會被你呵護的老四給奪了皇位?

一場靖難之役,讓百姓看咱老朱家笑話不說,還把咱辛苦建了多年的皇宮都給燒了,允炆也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朱元璋正要說話,朱棣先開口了。

“爹,兒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負卿卿

兆七

玩家都以為路人他是滅世Boss

Cayer

未來法師

采苓

假公主重生後成了真貴妃

聽蟬聲

全星際最後的金龍

貓不虎

我真的只是個醫療兵

牧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