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徑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章 面具與心結,古人來校當特聘,改寫華夏意難平,石徑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寧野接下來的話,擲地有聲。

“你之所以戴面具,內心深處,是不是因為這高氏子弟的身份,讓你無顏見天下人?”

同樣擲地有聲的,還有從震驚到失神的蘭陵王高長恭手裡,滑落墜地的那把利刃。

眾人見蘭陵王放下武器,這才鬆了口氣。

霍去病急忙上前,張開雙手把寧野護在身後,冉璡、冉璞則在張世傑踢開利刃之時,想一左一右上前架住蘭陵王,以免他再做出什麼應激之舉。

可他們兩個,哪裡是蘭陵王的對手。

蘭陵王雖然因寧野猜中他的羞愧心思而失神,肌肉本能卻還在的。

只見他行雲流水一般左右側身閃避,輕輕鬆鬆就躲開了冉氏兄弟的抓捕,不過,蘭陵王只是被動防禦,沒有再主動進攻。

“好啦,都說了是誤會,大家都是自己人,別動手。”

寧野當即叫停眾人的敵對。

聽到蘭陵王自報家門,扶蘇、劉據雖不知他是誰,但名號裡帶王,如此年輕又名留史冊,想來不是一個簡單人物。

兩宋君臣倒是知道蘭陵王。

不過,他們固有的觀點是重文輕武,加上北齊皇帝總體上實在是荒淫無道,因此,他們對蘭陵王這個高氏子弟的態度,不差就是好了。

後人說到宋朝,習慣性地對宋朝重文輕武一刀切,這其實也是沒有把宋朝放到歷史大環境裡看。

宋為何重文輕武?

趙匡胤黃袍加身,透過兵變奪取後周政權,害怕別人效仿,為了穩固趙宋統治,因此守內虛外,防範武將。

這或許是一個原因。

但這個原因太表面了,表面到大家幾乎很容易第一時間想到。

為了上位奪權,即便是大家眼裡公認的明君唐太宗李世民,亦有玄武門之變,明成祖朱棣,更有靖難之役。

如果只是因為得位不正,沒必要整個宋朝都如此。

因此,重文輕武還要放在時代大環境裡去理解,宋朝以此為國策,顯然並不僅僅只是為了維護皇權統治,更是吸取前朝教訓。

很多人一提到唐朝,就覺得唐朝很強。

但君不聞,如此強大的唐朝,都城長安卻先後六次被攻陷,皇帝先後九次棄城而逃,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天子九遷”。

唐朝後期藩鎮割據,武將擁兵自重,唐朝滅亡後,五代十國時期政權更迭頻繁,短短五十四年,中原歷經五朝更迭,平均下來,每個朝代僅10.8年。

軍閥統治者們哪裡管老百姓死活啊,不然你以為“寧為太平犬,莫作亂離人”怎麼來的?

能做人為何要當狗?

那隻能因為做人實在太苦了不是麼?

看看北齊就知道,宋朝之前的五代十國和唐朝之前的南北朝本質上一樣,都是社會秩序失控後人民群眾陷入水深火熱之時。

因此,放在時代大背景下,再來看宋朝的重文輕武。

敢問諸君,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站在文明的角度,你怎麼選?

所以說,很多事情,存在即合理。脫離時代環境評價歷史,視角難免不夠全面,也有失公正。

眾人見寧野已經發話,便都不再敵對蘭陵王。

“蘭陵王,放輕鬆點,別說這裡不是北齊,就是放在任何一個正常點的朝代,你都不需要如此小心翼翼。”

蘭陵王雖然戴著面具,但他的雙拳並沒有舒展,這說明他下意識地還在緊張的狀態中。

良久,蘭陵王環視眾人,見大家都一臉微笑,心情終於平和下來,這才抱拳說道:“抱歉了諸位,請諸位原諒長恭方才失禮之處。”

末了,蘭陵王又特地走到寧野身前,霍去病本能地想要伸手阻擋,卻被寧野按下他正打算舉起的胳膊。

“寧校長,我失禮了,請寧校長治我不敬之罪,如此長恭方可心安。”

蘭陵王倒也是個有趣的妙人。

一開始因為搞不清狀況、驚嚇之中挾持寧野,現在明白原委,立刻爽快道歉,懇求寧野處罰原諒。

寧野本想說算了,再說,他除了略微受驚,並沒有真的受傷。不過,看到蘭陵王戴的面具,他頓時靈機一動,決定當一次各位看官的「嘴替」,八卦八卦。

“唔……你實在要求懲罰的話,就把面具摘下,而且從今往後,只做你自己,不再以面具示人,如何?”

趙頊瞥了一眼寧野,只是轉念一想便彷彿猜中寧野的心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負卿卿

兆七

玩家都以為路人他是滅世Boss

Cayer

未來法師

采苓

假公主重生後成了真貴妃

聽蟬聲

全星際最後的金龍

貓不虎

我真的只是個醫療兵

牧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