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蠢蠢欲動的政變
石徑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3章 蠢蠢欲動的政變,古人來校當特聘,改寫華夏意難平,石徑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頭鹿,關在一起,客人問王雱:“哪隻是獐?哪隻是鹿?”王雱從沒見過這兩種稀罕的動物,看了半天回答:“獐旁邊那只是鹿,鹿旁邊那只是獐。”客人聽聞十分驚奇。
不過,和王安石能沉得住氣負天下三十年人望不同,王雱就多少因聰明自負而顯得略微有些急躁。
“雱兒,你看我這字,比黃魯直(黃庭堅,北宋書法家)如何?”
王安石對王雱的話不置可否,在紙上落下他多年前寫的《遊褒禪山記》全篇的最後一個字。
王雱不解其意,只好耐著性子回答:“父親的字自是極好的,黃公曾誇讚父親‘書法奇古,似晉宋間人筆墨’。”
不過,才剛說完一句話,王雱就又拐回了之前的話題。
“可是,父親,官家失蹤的事,父親當真不準備管管麼?”
見王雱不肯罷休,王安石嘆了口氣,終於將毛筆放下。
“為父已被罷相,如今賦閒家中,宮裡的事,官家自有主張,切莫聽得幾句閒言碎語,就自亂心神。”
“父親,官家十日未曾上朝,兩府相公們都鬧到垂拱殿門口了,這難道也是閒言碎語?自從父親罷相,那呂惠卿接替升任宰相,獨攬大權的狼子野心愈發膨脹!就連我也不放在眼裡。我曾向他打聽官家的訊息以及兩府相公應對策略,他卻說什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王雱越說越氣,憤懣至極時,甚至忍不住一拳捶在桌上,差點將墨汁濺到王安石剛剛寫好的宣紙上。
“雱兒!”
王安石皺了皺眉,“你天資聰穎,又早慧,為父一直未曾說過你什麼,但你行事還是急躁了些。小不忍則亂大謀,這個道理你該懂得。”
被王安石一通教訓的王雱,只得垂下高傲的頭顱。
“是,父親。”
別人王雱或許不放在眼裡,但對於父親王安石,他還是服氣的,也堅定支援王安石變法。
“罷了罷了,這麼鬧下去也不是辦法,反正閒著也是無事,你便和為父進宮一趟。”
王安石其實早就聽聞官家失蹤的事,不過,他對趙頊還算是比較瞭解,知道內侍總管陳禮和皇城司使常紹既如此堅定地守著垂拱殿,必是奉了趙頊旨意。
雖說,王安石也沒想明白,趙頊為何遲遲不露面。
他也絕不會想到,已經有人因為此事,開始打起龍椅的主意。
更讓王安石大吃一驚的是,他這一進宮,便遇到了大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