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理想不可棄
石徑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0章 理想不可棄,古人來校當特聘,改寫華夏意難平,石徑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代環境下,會好得多。
畢竟,那個時代雖然沒有新聞人,但士大夫很看重名節,對於言論也很重視。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說“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立言,和立德、立功,並列為人生三不朽。
北宋理學家張載,更是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言——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因此,在北宋搞新聞業,實現輿論引導和輿論監督,在寧野看來,是有適合的文化土壤的。
但牛富貴和隆三提到的問題,也確實客觀存在。
儘管熙寧興學推動了地方官學的發展,地方上普遍設立了州縣學,為地方子弟提供了受教育的機會,但是,根據現代學者的研究,據說宋代民眾識字率約為8%,雖然這只是大致估計,不代表事實就是如此,但足以可見,在北宋辦報,會遇到一個嚴重的問題。
那就是,辦報難,讀報更難。
畢竟,你要先學會認字,才有機會讀報,而新法不可能等到全民教育之後再搞。
因此,寧野為牛富貴和隆三的問題鼓掌,也是覺得,他們提了一個真問題和好問題。
“不用擔心普通民眾沒有機會了解報紙的內容。”寧野早有對策,“只要做到以下幾點,就能很大程度上減少地方鄉紳惡意曲解新法的情況。”
“寧弟,我就知道你肯定有辦法!快說說你的高見!”
這可是王安石都不一定有辦法的難題呀,趙頊當即豎起耳朵,急不可耐地想聽寧野解釋。
------
(作者說:100章快樂!感謝一直追讀本書、禮物支援作者的寶子,創作不易,喜歡本書的寶子,記得每天都要來閱讀、催更哦,有餘力的寶子可以送點禮物支援創作哈~喜歡本書的寶子可以五星書評支援!謝謝大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