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徑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章 忠於陛下還是人民,古人來校當特聘,改寫華夏意難平,石徑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是什麼?”

寧野等了一會兒,見蘭陵王不言,方才笑了笑繼續說。

“說不出來了吧?之前我們談過天命。你說北齊軍計程車卒不是棋子,可在皇帝高緯以及那些為所欲為的王侯將相眼中,他們就是棋子,因為棋子是沒有自主權的,也是可以被犧牲的。”

蘭陵王嘴巴微微張開,欲言又止。

“你愛老百姓麼?真心實意愛你的那些士卒麼?”

寧野繼續追問。

“當然!”

蘭陵王斬釘截鐵地回答。

“我知道,我高氏皇族對百姓不仁,也許校長說的對,那些人的確把士卒百姓當成爭權奪利的棋子,但我高長恭絕不是這種人!也不屑於和這種人為伍。”

“所以你被鴆殺了呀。”

寧野的話宛如平地驚雷。

“你說什麼?”蘭陵王當即起身,難以置信地看著寧野。

歷史上的他,竟然還是被皇帝殺了?!

蘭陵王以為,他已經足夠韜光養晦了,為了減少陛下的猜忌,他甚至貪財自汙,為的就是降低自己在軍中的影響。

為何陛下還是不肯放過他?

“高緯不僅用毒酒殺了你,在你被殺前一年,也就是武平三年七月二十八日,高緯聽信讒言,將毫無防備的斛律光,誘入宮中殺害,其弟斛律羨等一同遇害,斛律家族滿門抄斬。”

“不!這不可能!”

蘭陵王連連搖頭,拒絕相信。

“不信?不信你就自己看吧。”

寧野將擺在桌上的《北齊書》遞給蘭陵王,北齊歷史很短,因此書卷並不厚。蘭陵王一目十行,很快就看完了。

“豈會如此?豈會如此!”

蘭陵王看到史書上記載,歷史上的他在臨死前說的那句話“我忠以事上,何辜於天,而遭鳩也”,不禁淚流滿面。

寧野見時機已到,便將心中準備已久的問題問了出來。

“現在,蘭陵王,請誠實地回答我,知道歷史的你,接下來到底是忠於陛下,還是忠於人民?“

對於早已習慣沒有皇帝的現代人來說,這不是一個問題。

而對於三綱五常觀念早已深入骨髓的古人而言,這更加不是一個問題。

就拿趙頊來舉例,他作為皇帝,大機率希望臣民忠於自己。

但是,再進一步,如果你問趙頊,臣民忠於你,那你又忠於誰?恐怕這個問題,趙頊不一定能回答上來。或者說,即便他能回答,也無非是「忠於大宋」這樣冠冕堂皇的話。

不過,就像前文列舉過文彥博說皇帝與士大夫治天下的例子(見第31章),趙頊其實是個挺有「民本思想」的帝王。

不然,一心想要變法圖強的趙頊,又豈會因為鄭俠進《流民圖》,就長吁短嘆,徹夜難眠,第二天臨朝,立刻罷去方田、保甲、青苗諸法,甚至連王安石也被罷相?

“《孟子·盡心下》有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你們肯定都知道。”

寧野用古人熟悉的話切題。

“但是,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皇帝,自古以來也沒幾個,不外乎漢文帝劉恆、唐太宗李世民以及宋仁宗趙禎等人,而且也只是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民貴君輕。”

漢文帝劉恆在位時,多次下詔減免田租,“漢文帝十三年除田租”雖然學術界對免除田租的年限存疑,但漢文帝是個仁德之君幾乎是共識。

唐太宗李世民,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減稅賦,推均田,讓百姓有田可耕,因此有貞觀之治。

作為宋朝的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趙禎,更是被譽為千古第一仁君,開啟了“仁宗盛治”。《宋史》贊曰:“《傳》曰:‘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

但是,放眼歷史,更多的帝王,還是把百姓當棋子。

至少在寧野看來,秦皇漢武,於國家社稷自然功莫大焉,堪稱千古一帝,但實事求是地說,那些撐起宏大敘事的無數個體,也不應該被忽視。

元代張養浩在《山坡羊·潼關懷古》中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封建王朝無論興盛還是衰亡,給百姓帶來的都是苦難。

但是,作為人類發展史上的必經環節,這段時期又很難直接跳過。

別忘了,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而寧野之所以問蘭陵王是忠於陛下還是忠於人民這個問題,也是希望蘭陵王考慮清楚,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負卿卿

兆七

玩家都以為路人他是滅世Boss

Cayer

未來法師

采苓

假公主重生後成了真貴妃

聽蟬聲

全星際最後的金龍

貓不虎

我真的只是個醫療兵

牧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