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兩個都要救
石徑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章 兩個都要救,古人來校當特聘,改寫華夏意難平,石徑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個一個來,先說說老朱,你這邊比較急。雄英的病,可是天花?”
“天花?”
“也就是痘瘡。”
“沒錯,御醫說是這個病,已經服過藥了,一直不見好轉。”
“唔……”
寧野本來第一反應是想給朱元璋科普牛痘接種法的。
牛痘接種的原理是透過將牛痘病毒引入人體,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從而對天花病毒產生免疫力。
但系統在腦海裡提示寧野,如果已經得了天花病毒,接種牛痘可能並不能治癒。
因為人感染天花後,天花病毒已經在體內大量繁殖並引發一系列病理反應。此時接種牛痘,很難迅速阻止天花病毒的增殖和對身體的破壞,因此難以達到治癒天花的效果。
不過,這個方法對於阻斷天花傳播,還是有效的。
寧野當即就對朱元璋做了介紹。
朱允炆想著回去也能廣為傳播,造福百姓,聽得也很認真。
“所以,按校長之言,這牛痘接種法能救雄英嗎?”
“就像我前面說的,已經得了天花病毒,單純靠牛痘接種,恐怕不能治癒。”
“那怎麼辦?”
“別急,”寧野思考了一會兒,又在腦內和系統交流了一番,接著用手機查閱了資料,這才說道,“天花病毒在現代已經被人類消滅了,有些藥物可能有效。這樣,老朱,你跟我回學校超市,我看看系統準備的緊急藥箱裡有沒有對症的藥。”
事不宜遲,眾人當即跟著寧野離開主題園區下山。
雖然已經是晚上,但一路下來,燦爛的路燈將學校映照得富麗堂皇。
朱元璋和朱允炆雖沒說什麼,內心想必也是震驚的。尤其是朱元璋,對寧野手上那個會發光能查資料的所謂手機很感興趣。
正所謂“馬無夜草不肥”,霍去病要去餵馬,寧野先前點的晚餐麥噹噹也快要到了,蘭陵王要去學校門口等外賣。
兩人遂向二朱告辭。
寧野帶著朱元璋和朱允炆來到超市。
剛進超市,兩個大明的陛下,就被超市裡琳琅滿目的商品震撼到說不出話來。
不過,他們目前心思不在這,就沒多看。
由於寧野在醫學上並不專業,朱元璋又沒辦法帶朱雄英來現代治療天花,因此寧野只能根據資料讓朱元璋帶一些藥物回去嘗試。
“治療天花,主要有幾個部分。”
“第一就是抗病毒,抑制病毒繼續複製,這是一些抗病毒藥物,你先拿著。”
寧野拿出幾盒藥,遞給朱元璋。
擔心兩人不理解何為病毒,寧野又在手機上搜了科普影片,外放聲音給他們看。
朱元璋和朱元璋見那不過手掌大的方寸之物,竟然有會動的圖畫,比走馬燈、皮影戲要逼真一萬倍。
在影片講解下,他們很快就懂了病毒、細菌、電解質為何物,感染又是什麼等一些基本的現代醫學常識。
“第二個,就是退燒、緩解發熱症狀。”
寧野又專門拿出了適合兒童服用的退燒藥,囑咐朱元璋根據朱雄英的年齡和體重酌情服用。
“第三就是保持水分和電解質平衡,並進行面板護理,還要處理繼發的細菌感染。”
“允炆。”
朱元璋突然扭頭看向聽得雲裡霧裡的朱允炆,“咱怕忘了,快拿筆給皇爺爺都記下來。”
“好的皇爺爺。寧先生,請問此處可有文房四寶?”
“沒有。用這個吧。”
寧野當即從櫃檯處拿出一支圓珠筆和幾張A4紙。
紙還好,畢竟是明朝,造紙術已經很成熟。
可那不用研墨又小巧精緻隨時能寫的圓珠筆,不用說,又是震驚朱元璋和朱允炆的未來科技。
朱允炆當即用圓珠筆將方才寧野所言,仔細回憶後一一記下,擔心寫錯,還和寧野做了校對。
寧野也和朱元璋打了招呼,就像之前蘭陵王求藥一樣,朱元璋這次帶藥回大明,也是賒賬的,藥費要從之後的工資里扣。
朱元璋感激都來不及,自無不可。
一番忙碌,朱雄英的事算是有了著落。
不過,馬皇后的病,就有點難辦了。之所以說馬皇后的病難辦,原因主要有兩點。
關於馬皇后的病情,歷史是這麼記載的。
《明史》卷一百十三列傳第一:「洪武十五年八月寢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