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國學夏令營規劃
石徑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章 國學夏令營規劃,古人來校當特聘,改寫華夏意難平,石徑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扶蘇啊,有一點我也想對你說。”
寧野看出來劉據的不方便,直言道,“中國獨特的地理環境,決定了這不是一個適合分封的土壤,商周時生產力低下加之地廣人稀,這麼做無可厚非,但到了秦漢,郡縣才是大勢所趨,否則大國小國彼此攻伐,最終陷入無窮無盡戰爭泥淖的,還是華夏子民。”
“寧校長放心,”扶蘇拱手,“我既已知歷史大勢,自不會食古不化。”
“那就好,有空你們都可以去藏書閣看書,古今中外的都看一看,對你們推動各自時代的進步,會有幫助的。”
“一定。”
扶蘇、劉據皆贊同,即便寧野不說,他們也打算這麼做。
至於霍去病麼,聽到要看書,還要看古今中外的書,他沒說話,也不想說話。
“扶蘇,我覺得吧,你的琴技高超,不如你和劉據,各開一門音律課,分別教授琴簫,如何?”
“自無不可。”
兩人齊齊答道。
畢竟,他倆明天還要琴簫和鳴西遊主題曲呢。
“另外,儒學雖然現在不如古代流行,但是《論語》《詩經》等中國傳統文化精品,還是很有文學思想價值的,完全可以開課。我看劉據自幼學習《公羊春秋》《轂梁》等儒家學說,想來一樣精通儒學,扶蘇,不如《論語》一課你和劉據合開。”
“寧校長,此言當真?”
本來,扶蘇聽寧野的意思,還以為他反對儒學呢。
直到寧野解釋,他才真正理解,寧野其實不是反對儒學,而是反對儒學裡的糟粕。至於那些精華,則是中華文化值得代代相傳的一部分,當然要傳承了。
寧野更是將這一標準簡單直接地概括為“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後世之人對孔子學說多有歪曲。你老爹秦始皇焚書坑儒,也讓大量先秦時期的珍貴書籍被焚燬,好在有你,這對我們瞭解、傳承先秦文化很有幫助!”
寧野的話,引發了扶蘇的思考。
焚書坑儒是中國文化傳承的重大損失,許多學派的經典著作失傳。
據說,秦博士伏勝在“焚書”之時,將儒家的《尚書》私藏到家裡牆壁之中,直到漢文帝時,晁錯才從伏勝手中學到《尚書》,但也僅剩餘二十九篇,損失十篇。這導致後人對先秦文化的研究和理解,出現了斷層。
現在有扶蘇在,他可是受過系統儒學教育的,應當多少能彌補始皇帝“焚書”帶來的影響。
經過一番討論,最後,寧野根據扶蘇、劉據的個人優勢,大致擬定了第一批國學夏令營的主要課程。
教學內容包括:
音律課:古琴(扶蘇),簫(劉據)。
文史課:《詩經》《楚辭》《論語》(扶蘇),《漢賦》《論語》《史記》(劉據)。
武體課:馬術、射術(霍去病)。
目前因為老師不夠,所以三人都是一人身兼多職。
扶蘇、劉據、霍去病,都對自己即將展開的任教安排非常滿意,課程雖然看起來很多,但實際上還是以體驗為主,不是那種一板一眼的學術研究。
畢竟,國學夏令營,激發興趣肯定要擺在第一位。
大家一直討論到月明星稀才入睡。
明天事情不少,上午要拍霍去病騎射的傳播素材,然後下午還要與大V聯動直播扶蘇和劉據的琴簫和鳴,估計接下來能吸引不少人來學校參觀試聽報名。
一想到這裡,眾人都激動得難以入眠。
明天,註定會是寧野帶著古人們大放光彩的一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