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徑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6章 寧野的人生目標,古人來校當特聘,改寫華夏意難平,石徑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天一大早。

闊別多日的扶蘇、劉據還有趙昺、張世傑、陸秀夫以及冉璡、冉璞都回來了。

一下子,整個學校又熱鬧起來。

聽說後山有新的主題園區開放,還是歷史上時間在他們之後的明朝南京應天府,大家都很有興趣。

尤其是新宋君臣,得知朱元璋開局一個碗,還是農民出身,竟然把滅了南宋的蒙元一路驅逐出中華,神州陸沉之後再統華夏,心中激盪之餘,頓時對這位明太祖滿心欽佩。

“此人真乃不世出的豪傑啊!等他回來,定要結識一番!”

張世傑當即抑制不住胸中那如滔濤江水連綿不絕的誇讚,拍手連叫了好幾聲“大快人心”。

趙昺和陸秀夫也點點頭,心中對抗元大業更有信心了。

最近,新宋君臣在海南島一邊開荒一邊修路,趙昺也會跟著陸秀夫、文天祥、張世傑三位肱骨之臣到處巡查。

不過,持久戰畢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並非朝夕可見之功。

有了明朝成功案例,趙昺覺得,新宋也一定可以依靠人民戰爭復國。

今天週末,沒有考察團。

寧野見大家都眼巴巴地看著後山,知道一個個都想去看看,索性也就帶著大家再去後山一遊。

昨天去是晚上,白天的「南京應天府」寧野也還沒見過。

眾人喜笑顏開地跟著寧野前往後山的主題園區。

第一眼看到城樓,新宋君臣就有親切之感。明朝開國時期和南宋末年相距不遠,建築風格有相似之處。

和趙昺等人感到熟悉不同,扶蘇、劉據卻覺得新鮮。

雖說學校也有古建,但成規模的古建築群,他們在後世還是第一次見。

秦漢和宋明,隔了一千多年,建築風格差別還是挺大的。

秦漢建築風格莊重、質樸,追求宏大雄渾的氣勢,給人以古樸、粗獷之感。

宋明則趨向於細膩精緻,更加秀麗輕盈,風格相對華麗柔和。

建築結構就更不用多說了。

秦漢時,抬梁式和穿鬥式木結構雖已出現,但還沒有完全成熟,建築的結構形式相對簡單。

宋明時期,畢竟有了上千年的發展,木結構體系完備,發展也很成熟,斗拱結構複雜精巧,出挑深遠,受力更科學合理,裝飾性也大為增強。

因此,兩相對比之下,扶蘇和劉據對明代風格的古建築嘖嘖稱奇之餘,也若有所思,似乎學到了很多。

眾人邊走邊看,時不時停下腳步討論。

就這一個主題園區,雖說是微縮版,面積等比例減小不少,從雞鳴寺、朝天宮、瞻園到夫子廟、烏衣巷等各大景點,還是花了整整一上午才勉強遊覽完成。

這還是沒有國學講解、沒有情景表演也沒有商業消費的情況下。

寧野思索著,如果將來真把配套的服務設施也搞起來,估計僅僅這個南京應天府主題園區,玩個一天都沒問題。

不過,古人要下班返回古代。

因此,暫時不適合在學校建主題酒店讓遊客在這裡留宿,不然,一晚收個兩三千的房費,那豈不比收學費賺的多?

但是,咱就是說但是。

很明顯,寧野和系統開這個學校,賺錢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要讓古人向今人傳播國學文化的同時,在現代也學到東西,從而改寫萬朝意難平。

劉據一路上到處和扶蘇扯淡,一會說這裡不行,比不上他大漢的未央宮,一會說,那裡不如,和長安街的氣勢比起來差遠了。

扶蘇倒沒有說什麼。

他不喜歡龐大的基建,畢竟,就扶蘇來的這會兒,大秦的阿房宮還在建呢,也不知道還要耗費多少民力。

嬴政已經返回咸陽,雖已擬詔傳位給扶蘇,但因時間倉促,扶蘇還沒登基。

這會兒扶蘇已經有了想法,等他即位,就要暫停修建阿房宮,與民生息。

“校長,”劉據顯然沒有扶蘇想的那麼多,“什麼時候會有我大漢的主題園區?”

“這個得看遊客數量以及學校的發展情況了。”

寧野笑著回答。

系統揹著他搞出這麼大一個園區的事,他還沒有和系統談條件呢。

要是沒有足夠的古人來充實學校的人力,有再多的園區也沒用。

考慮到老朱和允炆啥時候就會再回來,寧野擔心大家又鬧出之前蘭陵王突然空降時的誤會,於是簡單地和大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負卿卿

兆七

玩家都以為路人他是滅世Boss

Cayer

未來法師

采苓

假公主重生後成了真貴妃

聽蟬聲

全星際最後的金龍

貓不虎

我真的只是個醫療兵

牧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