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徑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5章 東臨碣石,古人來校當特聘,改寫華夏意難平,石徑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想多了!”

劉徹很眼紅,語氣也很酸。

“你滅了韓國,還想收服張良?你做夢!博浪沙被刺殺還不夠麼?”

“朕自然不會用他,但朕又不是你,朕可以允許扶蘇用他。朕相信,只要告訴張良後世之事,讓他知道天下一統乃大勢所趨,民心所向,以他之智謀,如何想不明白?”

“呵呵,那就祝你成功了。”

劉徹咬牙切齒地說。

“別急啊,朕還沒說完呢。”對講機那頭傳來嬴政的笑聲,“說起來,蕭何、陳平也是人才,朕也要了。還有……”

“朕困了!朕要休息!”

劉徹終於聽不下去了。

雖然無論嬴政怎麼網羅另一個平行世界的人才,都不影響大漢已經存在的事實。

但是,劉徹就是有點嫉妒。

這嬴政已經有了李信、蒙恬還不夠,現在還有韓信!已經有了李斯、馮去疾還不夠,現在還有張良、蕭何、陳平!

他想幹什麼?!

他這是赤裸裸地想把大漢比下去啊!

“誒,這就困了?朕原本還想和你嘮嗑一下進軍那什麼歐洲的事呢。”

“哦?”

劉徹本來坐在躺椅上一邊和嬴政聊天,一邊曬太陽。聽到嬴政的話,立馬坐了起來。

“歐洲?是何處?”

“啊?你不知道嗎?”

對講機那頭的嬴政更得意了。

“難道你兒劉據沒像扶蘇一樣,從後世帶回世界地圖嗎?唉,我都說了不要不要,他偏要給我,還是我兒扶蘇孝順哈哈哈!”

什麼,還有世界地圖?!

劉徹這下徹底精神了!

------

建文元年(1399年),正月。

明朝,碣石(今北戴河)海域。

不知何時,碧波盪漾的大海之上,突然起風了,海面上掠過的一群海鷗,打破了雙方相視無言的沉默。

“朕素來聽聞,燕王府上能人異士倍出,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朱允炆沒有著急馬上切入正題,而是將視線看向姚廣孝和馬和。

姚廣孝其實此時還不叫姚廣孝,而叫道衍,和鄭和一樣,他也要到朱棣登上皇位之後,才會在永樂年間被賜名姚廣孝。

“道衍法師,幼名天僖,字斯道,自號逃虛子,又號獨庵,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出身貧寒,十四歲時在妙智庵出家,師從徑山寺愚庵智及進修禪學,後與靈應觀道士席應珍結為忘年交,精通儒、道乃至兵法等諸學。”

“朕沒記錯的話,洪武十五年,皇祖母去世,道衍法師被皇爺爺親選住持北平慶壽寺,自此跟從四叔,並且成了四叔的重要謀士。”

朱棣和姚廣孝暗中對視了一眼。

兩人都很吃驚,朱允炆居然把道衍的底細摸得這麼清楚。

「這小子,是從何時起開始調查的?如何知道的這般清楚?」

朱棣雖然心中奇怪,卻也沒有感到太意外。

畢竟,皇帝能在北平安插人監視他,找幾個錦衣衛調查與燕王府來往密切之人的背景,想來不是什麼難事。

沒想到,朱允炆還沒說完呢。

只見他頓了頓,又將目光看向馬和,也就是未來大名鼎鼎的鄭和。

“馬和,”朱允炆繼續念道,就好像這些他早就爛熟於心,“小名三寶,又作三保,祖籍雲南昆陽(今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洪武十四年(1381年)被俘閹割,分配至燕王朱棣府中執役。”

馬和年輕時從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習戰。

因此,馬和雖是內侍,也是會一點武功的,又深得朱棣信任,要不然,也不可能跟著朱棣來此。

但是,馬和哪裡料到,當今陛下,居然對他一個內侍也是知根知底。

“陛下這是在向我炫耀?”

朱棣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熱茶,冷冷說道,“你是想告訴我,你在燕王府中安插了內應?我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你的眼睛?”

“不,”朱允炆笑了笑,“四叔卻是猜錯了。”

“既然沒有內應,我身邊之人,你如何知曉得這般清楚?”

“朕不僅知道道衍法師與馬和,朕還知道,再過幾年,你會將他二人,一個賜名為姚廣孝,一個賜名為鄭和。而他們,都將助你在靖難之役中大獲全勝。”

“撲通”一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負卿卿

兆七

玩家都以為路人他是滅世Boss

Cayer

未來法師

采苓

假公主重生後成了真貴妃

聽蟬聲

全星際最後的金龍

貓不虎

我真的只是個醫療兵

牧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