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抓小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三章 說一些往事(下),負刀江湖行,老王抓小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顯然是要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夜遐邇繼續道:“當適時是由我弟和府中十二馬前卒中的五人領一百精兵一路護送出海,回京時兵不過半數,馬前卒裡也有一人重傷,兩人輕傷。”

賀青山倒吸一口涼氣。

說書如她,這些年走南闖北知曉的一些稀奇古怪的事自然要比平常人的多得多,對於馬前卒這個在盤山上在大周裡頗為神秘的組織自然是耳聞頗多,只是萬萬沒想到,她當年也是在茶餘飯後與人閒談時才知道的扶瀛訪周竟還有如此令人震驚的秘密,單單是夜遐邇這幾句話,便是直接顛覆了她原有的認知。

賀青山斟酌著關於這件事的前因後果,似是呢喃的語氣,道:“這麼說來,和歌忘憂對三公子如此也就說通了。”

夜遐邇倒是未否認賀青山的猜測,道:“這也只是一部分原因。除去路上光陰,和歌在京城中一待便是年餘。你也知道我家那老頭子的脾性,江湖草莽出身,頗好武道,便授意三更跟著和歌修習扶瀛劍道。拋去公事上的交集,他們兩個私下裡倒也是相談甚歡頗為投緣,這事你應該比我清楚。”

聽得很是認真的賀青山點頭,如此投入的神情怕是已然忘了自己剛剛比較感興趣的話題。

夜遐邇自然瞧不見賀青山的舉止神情,只是稍微停頓後繼續道:“我和三更便也是在那時候才算是瞭解扶瀛這個離我們如此之近的彈丸島國,所謂的那場持續了十數年的十二國戰亂,表面上是前朝腐敗統治之下的怨聲載道而掀起的兵燹之災,而後各方勢力爭權奪利問鼎逐鹿,其實聽和歌的意思,其中牽扯的還有扶瀛武道中的氣術兩流派之爭。

“好似我們中土儒家所謂的氣修與術修一般無二,三教一家都是各分內外,只是扶瀛全全不如我們這邊如此義和輯睦彼此同心,他們那兩派相爭百年互較輸贏,之間勢成水火不相往來。

“因得三更自小便在家裡老頭子的安排下修習內裡氣機與外家體魄,和歌無意間得知後也有心想將扶瀛劍道氣術兩流合二為一,雖說對番邦武道不甚瞭解,可三更那人你也知道,一刻都閒不下來,回家就央求著老頭子和我父親出面,以夜家名義遍邀大周劍道巨擘,一夥子武道宗師名宿在山上那座演武場裡呆了三四個月,到最後扶瀛劍道氣術有沒有合二為一不知曉,反正和歌也是因得此,對三更,甚至是對夜家的感情,並不是嘴上說說那般簡單。”

賀青山恍然,“夜家有此大義,也就更不難理解和歌忘憂對於三公子這般作為。”

對於賀青山的誇讚,夜遐邇頗是受用,臉上不自覺的攀上一抹笑意,道:“那是自然,愛人若愛其身,推己及人,怎能不受身於人?”

賀青山沒有搭言。

與夜遐邇攀談至今,也不過多久,能切身體會到另外一種為人處世的方式,賀青山便覺得有些許受益,當真是活到老學到老。

夜遐邇自然不知道賀青山的心思,又道:“還有件事不知道該不該講。”

這話很明顯是在有意撩撥賀青山,賀青山如此好事又怎能忍得住不去聽?

當下便是嗤笑一聲,賀青山道:“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你覺得我會不會說不該講?”

夜遐邇附和著笑笑,未再繼續繞彎子,直白道:“剛剛提及賀猷賀前輩著實有些唐突,不過之後也聽出你已然釋懷,這份灑脫實是我等不及。只是本來不該再提,可這事事關賀猷前輩當年被害一事,是我當初無意間接觸,不過也是我後來一家之言的妄自揣測,跟你講也算是讓你幫忙驗證一下我這多年來的疑問。”

賀青山挑眉,瞧著夜遐邇有些嚴肅的神情,她也不自覺的端正身子,“你講講看。”

“仍是那年和歌使團來訪,和歌一行多次遭人圍追堵截行刺暗殺,是以回國時為避人耳目,由京陲繞道出京。出皇城順義門北去芳林門再向北進京陲安華門,再一路向北走丹鳳門借道甕城北衙過京陲改道向東出京畿,單單是這一路,便有十餘波截殺,全程由我父親和三更領著十二馬前卒及一眾江湖好漢搭手相護,賀前輩當時應該就領丐幫弟子在芳林門攔截那一波死士刺客。

“當時,應該是由芳林門到安華門短短三里,以丐幫弟子十六具屍身阻撓截殺兩個時辰,換來和歌一行順利東行。那一次護送涉及過廣牽扯的甚多,朝廷為了不引起恐慌強行將此事封存,外人知之甚少,只當是芳林門糞夫鬧事,是以到現在都是所知者寥寥。你可知曉其中詳實?”

提及當年那段鮮為人知的截殺反截殺,其中慘烈真真不是幾句話所能概括,即便過去恁多年,夜遐邇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逆水成仙

老羊愛吃魚

天尊聖劍

琵琶覓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