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抓小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二章 陳仇加舊怨,負刀江湖行,老王抓小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莫萬仞不問世事三四載。
如他這種強行登峰造極的外家武夫現如今的境界只能說是後兩境中的異數,俗話說是桶裡水不滿,瞎晃盪。登峰根基未穩便強行造極,導致不上不下空懸境界,著實讓人惱火。
武道一途一部分靠的是後天不間斷的修煉,對自身修為的認知,或是對武道的斟酌打磨。另外境界越高,心境就越是重要,這也便成了不可或缺的升境因素。
而說到底,所謂修習也好心境也罷,繞不開的更是先天潛力,就是一些老人常說道的所謂天生練武的好苗子。
練武前期靠的還真就是這種資質根骨,常有一些走江湖的騙子張嘴閉嘴的就是一句“看你骨骼驚奇實屬上上之姿真乃萬中無一的武學奇才”也並不是空口白話,資質好了習武自然事半功倍,那些資質平平愚鈍憊懶的貨色,不先飛怎麼都做不成龜兔賽跑裡的烏龜。
如夜三更這般,先天資質尚佳,對於習武之事說是手到擒來般容易有些過,可也是要比普通人輕鬆一些,能在十三四歲的年齡便摸著天象也算得箇中翹楚,當然這也與遍覽藏書樓武學典籍融百家於一身的外力脫不開關係。
可這練武后期,進天象境還能說是靠著些資質或者是後期一些外力的幫助,可由天象入登堂,由登堂再入室,就不單單靠這些先天后天的內力外力,最講究的就是一個因緣際會。
有些人四五十年方入天象,便是在天象境一呆就是一輩子,人生最後一刻也是遺憾收場。有些人或許真真是一朝天象一宿登堂的順風順水,可登堂後便止步不前困頓於此不得要領。
心境固然重要,若無機緣,心境再好也是徒勞。
武道一途修的不是恃強凌弱或是劫富濟貧,歸根結底修的就是這個機緣。
讓那些武林名宿稱讚不已的天資聰穎根骨奇佳是老天爺賞給的機緣,譬如夜家那收集有天下武功秘籍的藏書樓就是幾輩子積德行善修來的機緣,武道中入門築基登階通明天象登堂入室一步一步也是機緣。
機緣就是積攢下的功德氣,如廟裡和尚撞鐘做早課,觀裡道士設壇測福禍,到頭來是在給自己前生後世為這泱泱天下多修些功德多攢些機緣。
這機緣說起來玄乎其玄妙不可言,似是近在眼前又遠在天邊。有的人一輩子就修的這個機緣,抓住了,登堂入室不在話下,抓不住便渾渾噩噩糊里糊塗。
武道一途也好,儒釋道三教也罷,是煉氣抑或外家也無所謂,機緣兩字,十佔六七。
莫萬仞當年自問便抓住了一份機緣,雖然只抓了個皮毛。
即便是如今大周王朝一統的局面,嶺南道西部、劍南道南部及黔中道西部三道交匯之處,在中原看來仍舊屬於頑固不化的蠻夷之地。此處少數民族之多即便大周王朝近百餘年不間斷的清查統計依舊不得全部,足見此處繁雜。
大周王朝在此實行羈縻制度,以夷制夷,於各少數民族中的頭臉人物裡選取王侯邑長,世襲罔替般的父子兄弟代代相傳,近乎於家天下似的代理管轄這群中原人眼中極其粗俗的化外蠻夷。
莫萬仞當年便是嶺南邕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邕州侯,算是承蔭父輩機緣,而立之年便入天象,坐了這位子以後武道亦是未曾懈怠,知天命也知登峰,於武林同道中位列高人,可享仙人青睞。
於此,莫萬仞便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總想著投機取巧另闢蹊徑的在自己有生之年做個人間仙人坐享這世間功德,急於求成之下雖說也是靈光一閃的抓住了那份機緣,奈何心境不穩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差點走火入魔不說,毀了道心一下子跌境進了偽登峰境,這要是再入造極境可就難於登天嘍。
不同於儒釋道三教修習那般玄乎其玄,說是全憑大道機緣都不為過,講的就是個頓悟,玄乎其玄。
如儒家,單是看書就能看出一身修為,初期完全就是讀書破萬卷,整日裡之乎者也的掉書袋,往後一朝頓悟,充盈天地間的浩然正氣便可納為己用,所謂的“習、遊、悟、御、聖”五層境界法門,便是以“悟”為分界線,由此開始,便朝遊東海暮蒼梧的可享仙人之姿。
如道教,雖說是分作山醫命相卜五脈,如梅花瓣數各行其事,即不相同卻也萬變不離其宗,以醒悟、明悟、頓悟、徹悟四層求證大道,更是全全離不開一個“悟”字。
如佛門,苦行也好參禪也罷,撞鐘誦經也無外乎是,所謂的四層境界悟空、一念三千、金剛、法相,遁入空門修習第一層便是悟空。
這三教一層便有一層的說法,一層便有一層的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