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澤來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8章 胡人騎兵,侯府女婿的悠閒生活,白澤來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地深處有一處小綠地,上面駐紮了一排帳篷,中間的大帳尤為顯眼,大帳以白色為主調,和其他不一樣的是,大帳頂篷環布著鎏金色。
帳外不遠處便是草地稀疏的荒漠。
忽然,遠處荒漠狂風呼嘯,捲起黃沙漫天,從下往上望去,彷彿雲層也被染成了黃色。
“喔喔~”
“轟隆隆~”
遠處傳來陣陣馬蹄聲,這聲若驚雷,整個大地都在顫抖,馬蹄過處,黃沙又起,綿延重疊,宛如一條金色大蛇,帶起一片力與野蠻的洪流。
“喔呼~”
“轟隆隆~”
“踏踏~”
其他方向也傳來陣陣轟鳴,聲音在瀟瀟北風下夾雜著人的怒吼與烈馬的嘶鳴,接著各種胡人騎兵從四面八方如洪流般滾滾而來。
“住馬!住馬!”
最前方的帶甲的高大將領一見到金色大帳,立即用胡語朝四周大喝。
“籲~”
“籲~”
勒馬聲此起彼伏。
各方騎兵停在了大帳之前,有些戰馬緩衝不及,在韁繩作用下抬起前蹄,仰天嘶吼。
不一會兒大帳外便聚集了大量的騎兵,有輕騎有重騎,這些胡人騎兵顴骨突出,鼻樑高挺,除了將領披甲戴冠外,一般胡兵都穿著毛皮製成的窄袖短衣,有的還佩戴著耳環鼻環,髮型上很多騎兵都露著光頂,只留四周散花。
還有很多扎著金錢鼠尾鞭,看起來很是野蠻和難看。
這些騎兵拿的武器也不一,除了弓箭外,短兵主要以馬刀為主,長兵主要以長矛為主。弓箭為木製弓,用獸骨作襯頭,臂長為一米五,箭頭為三形。寬背薄刃,有一個較小的弧度,刀線條流暢,長矛約有4、5米,矛身為重木,矛頭為菱形,穿透力極強。
過了一會兒周圍黃沙稍息,喧鬧的人群也漸漸安靜下來,眾胡兵眼神中帶著期待和瘋狂,甚至還有很多人眼神裡充斥著嗜血之意。
“下馬!”
前方的披甲將領大喝一聲,眾胡兵立即翻車下馬,動作很是麻利。
眾胡兵落地,昂首挺胸面帶崇敬地望著大帳。
“單于!右賢庭八萬兒郎已做好準備,可隨時出征,只帶單于一聲令下,右賢庭兒郎願為單于撕碎一切敵人!”
站在前方的將領神色肅穆,手放在胸前,中氣十足道。
這裡胡人的行政制度和前世漢朝時的匈奴類似,最高軍政長官為單于,其次便是左右賢庭王,匈奴以左為大,是以左賢庭王地位高於右賢庭王。
往下就是左右谷蠡王,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大當戶下就是萬騎長了。
行禮說話之人便是右賢庭王,戎獫,他也是吐羅的兒子,長得高大勇武,滿臉的絡腮鬍子,後腦還扎著金錢鼠鞭,頭上戴著胡帽,看起來很是粗曠。
這時金色帳簾緩緩開啟,出來一人,這人身著錦衣綢緞,身材高大,圓臉高骨,頜下有一撮小鬍子,鼻上耳上穿著金環,頭上戴著金色冠帽。
胡人單于,吐羅。
吐羅後面跟著一個差不多模樣的年輕人,身材也是魁梧粗獷,此人乃是吐羅的大兒子,左賢庭王冒鞮。
戎獫下跪,單手撫在胸口上:“吐羅單于在上,願天狼神庇佑吾王。”
周圍胡兵皆跟著下跪行禮,所跪之處,又蕩起一陣黃沙。
這裡說下,其實三叩九拜等跪禮是前世胡人以及一些遊牧民族的禮儀。
前世華夏的傳統禮儀,從來沒有三叩九拜,至少在唐朝中期之前是沒有的,至於唐前史書上所說的“跪”,並不是元明清朝時期的那種跪,而是坐!
對,包括春秋時期的跪,其實都是坐的意思,長跪指的是長坐的意思,只不過坐著要把身子俯下,這才是傳統華夏的“跪”禮,絕不是雙膝著地頭觸地這種,而且“跪”禮一般是地位崇高重要的人和節日才跪,絕不是清朝那種動不動就腿軟的那種跪。
努爾哈赤一族本就是女真的一個小分支,還有一些蒙古血統,跪禮乃是他們的傳統禮儀,結果又帶到了中原。
這一跪,哎...
但是像戎獫這種屬於胡人貴族王族,只需單膝下跪即可。
但其他人就需要雙膝下跪。
看著密密麻麻的戰馬和大漠勇士,吐羅單于豪情萬丈,面帶滿意地點了點頭。
“我的好兒郎們,起身!”
“多謝單于!”
四周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