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澤來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8章 分裂,大炎皇朝,侯府女婿的悠閒生活,白澤來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連餘安眾臣和隆耀帝也被這一輪番操作搞懵逼了。
孔玄更是氣得一口氣差點沒有喘過來。
豈有此理,黃口小兒,竟敢如此欺辱老夫?
區區孔尚,旁系支脈而已,平時在老夫面前搖尾乞憐的小人,你竟然敢把他封為褒成公?
彼其娘之!
縱然孔玄極具修養,可還是氣得罵娘。
而隆耀帝也好不了多少,氣得渾身哆嗦,像極了滑妃子時候哆嗦的樣子...
朕堂堂太上皇,竟然被貶為庶民?
這對隆耀帝來說簡直是莫大的羞辱,怒極之下他也不想再留什麼情面了,當即也擬了一封詔書,大加斥責姜葵兄妹不忠不孝。
太過分了,竟敢這樣對爹?
而姜葵早有預料,又發了一道詔書,內容很簡單, 我兄妹二人為了保護父皇連命都不要拼死戍守上京,為父身死,這難道不是最大的孝道?
而你不顧性命慌忙丟下一雙兒女,何以為父?
儒家提倡以孝治國,要是姜葵背上一個不孝的罵名,會站在大義的對立面,久之會失去天下民心。
對這些事情,姜葵集團怎麼可能沒有防備?
接下來一段時間雙方進行了激烈的口水戰,挑著各種理由斥責對方的不是。
其實明眼人都知道,現在已經不是姜葵兄妹和隆耀帝的矛盾了,而是雙方利益集團的矛盾。
要是對方集團得勢主政,己方集團絕對得不了好。
尤其是太傅魏伊等原公羊學派的大臣,他們已經看到了復興公羊學派的曙光,怎麼可能再親手送出去?
雙方針尖對麥芒互噴著,下面也是一陣暗流湧動。
很多各地官員權貴開始私下聯絡商議,他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有的想更進一步,有的想鹹魚翻身。
一番商議後,這些人開始向各自屬意的朝廷暗中上書表忠心。
支援雙方的都有,而且各說各有理。
一時間,大雍沒了胡人的憂慮,但也好像也沒平靜多少。
三月一日,衛松等餘安朝臣請來了司天監的觀星士,經過一番神秘的測算,終於確定了黃道吉日。
靖安二年,三月三日,太上皇隆耀帝不顧上京朝廷的強烈反對,在餘安眾臣的扶持和一片恭賀中,舉行了登基儀式。
參與此次即位儀式的還有大部分南方官員,權貴士紳,大儒學者,學院山長等等,這些人近水樓臺,更容易抱隆耀帝大腿。
南方六府中,布政使來了四個,另外兩個稱病在家。
為了突出正統,儀式辦得非常隆重,和上次姜凌哭哭啼啼臨時即位的情況簡直天上地下。
即位前,衛松孔玄等文臣還共同擬詔了一封新的“即位詔書”,詔書中說明太子姜凌有恙在身,允許其退位還政。而瑾曦公主姜葵乃女子,不宜久握朝政,念其抗胡有功,改封其為平胡長公主。
注意,長公主的封號是最為尊貴的公主封號,之所以加個平胡是因為大雍現在有長公主,那就是隆耀帝的親姐姐。
此外,設餘安為陪都,待天下安定後,再還都上京,年號也由隆耀、靖安改為了熙平。
熙有美好的意思,平有安平穩定的意思,和隆耀的年號相比,多了一分平和。
也意味著隆耀帝想和平發育。
登基儀式搞了整整一天,最後在眾臣的三叩九拜中,隆耀帝終於重新坐上了久違的位置。
感覺良好,想哭。
這可是沒有胡人隱患的皇位啊!
登基之後,接下來便是加恩朝臣了,這也是一種收心和以示聖眷的手段。
一般都是加官加銜,賞賜金銀布綢什麼的。
一番封賞下,三省的班子重新建立起來了,衛松依舊擔任左相,其他核心大臣由叫得最歡的和頭撞得最破的共同擔任。
那些撞破頭血流的大臣老淚縱橫。
媽的,不枉老子撞得這麼兇,早知道再撞兇一點了,撞得兇封賞越厚...
值得玩味的是,有很多大臣的職位和上京三省的大臣是衝突的。
那誰才是真貨?
各地官員聽誰的?
很快,隆耀帝給出了答案,他直接把上京那些大臣原地調換了下位置,比如現上京左相陸陽安,竟被直接調去了工部,而顧正言更是被去了兵馬元帥一職,給了個閒職將軍...
很好,很滿意,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