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夕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章 相逢唯有故人稀,燕雲志,幻夕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易安和江秋雲年紀相仿,從小結伴遊玩兒無憂無慮。
更巧的二人於同年嫁人,前者嫁的便是清仙堂主趙正的公子趙德福。
這位趙公子雖然名字俗了一些,但人樣子可真是英俊瀟灑,又有滿腹才氣。
其人酷愛金石篆印、古碑拓印,常年遊走宋江兩岸尋石覓碑。
李易安與趙德福成親後二人結伴遊江,生活十分愜意。
可惜好景不長,不過十餘年趙德福突然生了一場大病竟一命嗚呼。
李易安從此以淚洗面悲痛欲絕,她不止一次寄書給江秋雲傾訴自己的遭遇。
這階段江秋雲已經在士族學府求學。
江秋雲嫁給贏霸天備受冷落,堅持五年後終於忍無可忍,一把火燒了武場諸多秘籍。
她天生的過目不忘,這些典籍都記在了心裡,想著藉此來拿捏贏霸天。
然而贏霸天一介武夫,根本就沒有這麼多心思,一氣之下竟休了江秋雲。
弄巧成拙之下江秋雲又發現自己懷了身孕,她心中氣苦,隻身前往了河東求學。
一個獨身女子又懷有身孕,生活別提有多艱難,多虧張子路和玉琴子的照料,江秋雲挺過了最艱難的那段日子。
說起來江秋雲和李易安的確是有些同病相憐。
只不過江秋雲和贏霸天尚有破鏡重圓的機會,而李易安和愛人卻已陰陽兩隔。
江秋雲感念至此,對故交好友充滿了同情。
李易安為亡夫守孝三年本打算迴歸故里,卻不料偏偏這時她的父母壓船出海一去未歸,她左右無著便留在了趙府。
趙正妻妾三位卻也只有一子,女兒也早已外嫁。
李易安正好代替丈夫侍奉雙親,時而尋石做章緬懷愛人的情懷。
有一次光祿堂馬良嗣的公子馬香林由清仙鎮借路前往武神城,偶然見到了街上閒逛的李易安。
對其文雅氣質傾慕不已,經過多方運作最終定下了親事,由趙正做主將其許配給了馬香林。
馬良嗣乃是童媼的門人弟子,備受趙日火的器重。
光祿堂口背靠錦城,這座城乃是唐盟的一座大城,由玄靈子掌控,而玄靈子和童媼又有師門之誼。
說起來馬良嗣還得跟玄靈子叫聲師叔。
光祿堂依靠錦城自然也是如魚得水,每年獲得的貿易份額異常豐厚,為漕幫爭取了許多利益。
清仙堂和光祿堂比起來那就相當於小村莊和大城市的區別,雖然二人都是堂主身份,但地位卻不可同日而語。
何況馬良嗣背後的葵花長老絕不是趙正能夠惹得起的人。
雖然趙正背後有眉山長老的庇護,但這位眉山長老可不像童媼那樣熱衷於結黨營私。
眉山長老在漕幫的話語權可遠遠比不上童媼。
此消彼長使得馬良嗣在眾多堂主當中地位非凡,能和他相提並論的恐怕只有常駐在卞梁的那二位幫主親信。
說句不客氣的話,一些弱勢的長老在馬良嗣的面前都沒有太大的話柄。
何況馬香林除了風流一些外其他地方倒也還算說得過去,文能執筆武能仗劍。
雖然不敢說文武雙全但相較於尋常公子也是帶著許多光環的,何況他家世顯赫。
李易安再怎麼說也是個寡婦,雖然文采出眾但終究是女子,漕幫又是出了名的重男輕女。
故而趙正權衡之下最終將李易安許給了馬香林。
其實但凡有別的選擇趙正也不至於出此下策,不管怎麼說李易安總歸是他兒媳。
將自家兒媳許給其他公子,這張老臉算是丟到了老家。
趙正為了勸說李易安可謂是把這張嘴磨破了好幾層皮,最終李易安委屈從權,帶著滿身的傷感上了馬香林的馬車。
這要不是遇到江秋雲,這可憐女子的身上又要再加上一層冰霜了。
江秋雲得知這一切怒火中燒,恨不得一掌拍死馬香林。
在很早以前漕幫沒有幫主,只有十大長老共同主持事務。
他們各司其職倒也相安無事。
但不知從何開始一些利慾薰心之輩開始結黨營私,企圖掌握更多的話語權。
最終香河長老趙玄朗掌握了漕幫大權。
他卸去了許多長老的職權,設立幫主和堂口,為了進一步抑制長老的權利還設定了兩位副幫主。
權利集中使得漕幫迎來了一個轉折的契機,可惜好景不長,不過十幾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