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間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6 皇后,華服之下,山間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當慣了伺候人的奴婢,這還是她第一次乘坐步攆,與主人的高度這樣接近。沒有一點欣喜和得意,只有戰戰兢兢和不知所措。
她很想告訴自己,縱然地位有高低,可沒道理有的人生來就被別人踩在腳下,她何苦總將自己擺在那樣卑微的位置上。
然而事實與她所期望的相反。
“聽說穆娘子昨夜淋了雨,”前方几步的步攆中,薛清絮忽然說,“可別著了風寒。”
雲英心中咯噔一下,越發坐立不安,也不管她能不能瞧見,朝著她的方向側身,微低頭彎腰,輕聲回答:“奴婢一切都好,殿下關心,實在令奴婢惶恐。”
“你惶恐什麼?”薛清絮半倚在步攆中,一手支著額角,淡淡道,“只是你要照顧皇孫,若染了風寒便不好了,照宮中的規矩,大概就要即刻遣出去了。”
雲英驚恐地瞪大眼睛。
不是沒學過宮裡的規矩,若有宮女、內監染病,通常都會請尚藥局派醫者來看診、開藥,只有突發惡疾,才會被直接趕出去。可是,這都是在主人不曾發話的時候。
若是太子妃發話,要將她直接趕出宮去,她便真要無依無靠了。
以武澍桉的性子,若知曉她又落難,絕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奴婢明白,一定謹守分寸,絕不逾越!”她知趣地回答。
不知是不是得到了滿意的回答,又或是忽然覺得無趣,薛清絮忽然息了聲,不再搭理她。身邊跟著走的嬤嬤立刻衝抬步攆的內監使眼色,令他們加快腳步。
很快,兩臺步攆很快拉開距離,雲英抱著小皇孫,被甩在後頭五六丈的距離,彷彿隔著天塹一般。
從東宮到鄭皇后所居住的珠鏡殿,其實不過一里路,只是中間隔了數道宮牆,需往西繞至朝鳳門才能進去,這一路在運營看來格外漫長。
好容易到了,小皇孫也已懵懵懂懂醒來。
雲英抱著他下了步攆,亦步亦趨跟在薛清絮的身後,往殿中去。
“母后不喜孩童哭鬧的動靜,”臨近殿門時,薛清絮交代,“一會兒讓母后瞧過後,你便帶著孩子下去,到偏殿待著。”
“是。”雲英答應。
迎面有皇后身邊的宮女出來,見到薛清絮,笑著行禮:“娘娘正說呢,昌國公夫人才走不久,不知太子妃殿下何時來。”
同在東宮時端莊得有些不真實的樣子不同,在珠鏡殿,薛清絮的行止有微妙的變化,端莊之餘,還多了種真實的生動。
這種生動被她極力地壓抑,並不容易察覺。
“倒是我晚了,”她笑著跨進殿中,對正座上的鄭皇后行禮,“不過,若是我在此,只怕母后與昌國公夫人說話要不自在了。”
“我們年歲大了,在哪兒都自在,”鄭皇后亦露出笑容,“倒是你,年紀還小,只怕懶得聽我們這些老人家囉嗦。”
“兒媳不敢嫌棄母后。”薛清絮得了允准,在旁邊的座上坐下,左右一觀,問,“聽聞今日是吳王回朝的日子,可是已經來過了?”
珠鏡殿的婢女答:“還未曾,二殿下差人來傳過話,說是一回來便要先趕去朝上,等朝會散了,再來向娘娘請安。”
薛清絮點頭,指了指後頭候著的雲英,看向鄭皇后:“母后,這是東宮新來的乳孃,帶著皇孫一同來向您請安。”
雲英這才抱著孩子敢跨過高高的門檻走近。
從外頭看,珠鏡殿彷彿並不比太子的少陽殿更宏偉廣闊,可是內裡的佈置,卻比少陽殿奢華輝煌許多。
從裡之外的桌案床榻、屏風物架,用的皆是海南黃花梨,不但都雕著繁複的花紋,紋路間、邊角處,還鑲金嵌玉,就連正座下的地臺側面,亦用金薄薄鋪就一層。
此外,整個正殿中,燈臺香爐、漆盒如意,無一不見金玉瑪瑙的蹤影,就連鄭皇后的身上,都戴了好幾樣光芒奪目的釵環首飾。
從前,雲英見過保養得最好的女人,是城陽侯府的杜夫人,今日見到鄭皇后,才知什麼是真正的保養得宜、尊貴無雙。
聽聞鄭皇后早年間生養艱難,嫁與聖上近十年,才得了吳王這一個兒子,照此看,如今應當已近五十的年紀,可她看起來不過三十左右,容顏精緻,是個不可多得的美人,只是,聽旁人說,她一路順風順水,原本只是個沒落大族的女兒,早該沒什麼脾氣了,可憑著聖上的寵愛,在做皇后之前,便是說一不二的性子,再加上久居高位,她的眉峰眼角都有渾然天成的威嚴與氣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