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章 禍起肘腋(1),北宋帝國興亡史,海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測和懷疑。你們很想揍我是嗎?慢!我的直系子孫統治了宋朝百餘年,你們的祖先無論是平民還是官員只要想生存想為他們的子孫謀取利益就都得匍匐在我的皇兒皇孫們的御座之下,他們當中有幾個人敢跳出來咬我?潘美、曹彬、郭進,党進,李漢瓊,曹翰,在我登基稱帝之時,這些被你們稱為名將的大宋一流戰將當中有誰跳出來反對我了嗎?呂蒙正、寇準、王旦、李沆,呂夷簡,范仲淹、歐陽修、韓琦,富弼,司馬光,王安石,這些在後世被如今的你們所稱頌的大宋名臣對我的登基稱帝有過說三道四嗎?他們都沒有!而你們又有什麼資格指責我呢?”
,!
說一千道一萬,我這裡只有一個意思:成王敗寇,歷史從來都是勝利者才有資格來書寫的。不管是野史還是歷朝歷代的各種私人筆記,那些有關於當時帝王的卑劣之事即便都是真的,可如今流傳下來的且必將名傳萬世的《二十四史》裡面永遠不會有它們的立足之地。這就好像李建成如果贏了爭儲之戰,那麼偉大的天可汗在史書裡就是亂臣賊子,就是個陰謀家和野心家,如果建文帝打敗了朱棣,那麼後來的那位將明朝帶入盛世的永樂大帝就只能像他的兒子朱高煦一樣窩囊地死於非命。遺憾的是,這些只是如果,勝利者不是他們,所以留在歷史裡熠熠生輝的人是偉大的唐太宗和明成祖。
趙光義用自己的人生故事教會我們認清了一個事實,一個殘酷的事實:只要我的實力足夠強大,那麼有些事歷史可以忘記,人民也會忘記,而且歷史還可以被抹殺被掩蓋被篡改,而且你們還拿不出我這樣做的真憑實據。
上述所言只是為了引出這次黨爭的其中一個主角,為了更清晰和立體地認識與瞭解未來的太宗陛下。我們在這裡不妨先說說他當臣子時所幹的兩件被他和史書所認為很具有仁義和德行但實際上卻是有違臣子之道的事。
其一,史書裡說趙光義“仰慕”當時的御史中丞劉溫叟的人格品德。
劉溫叟深得趙匡胤的賞識和器重,其為人堪稱君子楷模,沉穩、正直,德行高尚,言行舉止皆一副謙謙君子之風。自打趙匡胤登基之始就任命其為御史中丞,直到其病逝於任上,前後整整十二年。御史中丞是什麼性質的官就無需在此多費口舌了,能被趙匡胤如此信任足見其能力和操守。趙光義這時候是親王加開封府尹,他聽說劉溫叟清廉簡樸於是就想著“接濟”一下這位朝廷御史們的老大,他派人送了一箱子的金銀過去,劉溫叟接了,但卻隨即將木箱封存。
第二年端午節,趙光義再次派人送東西過去,這次送的是粽子和團扇,禮物雖輕,可這是皇上的弟弟加開封府尹送的,這性質就不一般了,這明顯就是把劉溫叟當自己人了。可是,當送禮物的這人看到去年送的那個箱子竟然又出現在屋子正中央時,他頓時就明白了劉溫叟的心思。這明顯是劉溫叟有意把這個箱子給抬出來的,其目的就是要告訴趙光義:我既不得罪你,但我也不想跟你產生什麼交情,如此可以說是相當給趙光義留情面了。趙光義這下也知趣了,他明白這個劉老頭就連他這個當今天子之下的第一人也是套不了近乎的,他最後也只好叫人把那個箱子又收了回去。
這件事看上去很大嗎?很重要嗎?御史是幹什麼的?御史中丞又是幹什麼的?一個權力、地位和名望只比皇帝差一步的人竟然給御史中丞送錢?而且,在知道對方沒有拒絕之後竟然又極為親熱地送起了節日禮物,這是想幹什麼?仰慕之情無以言表只好用金錢來表達?關鍵是他倆之前就沒有什麼交情,而且他倆的身份和地位都如此敏感,久經官場的劉溫叟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他趙光義難道不知道?如果在他當皇帝的時候,秦王兼開封府尹趙廷美去給他的御史中丞送錢送禮,他會怎麼想又會怎麼做?想想他後來是怎麼對待他的那個弟弟的吧!
這件事以及這些問題就此打住。如果有人認為這根本就是在小題大做,這是趙光義純粹出於仰慕和欽佩才做出來的事,那就毫無疑問是把趙光義先生當成官場小白。即使是施恩於人,可人家是御史中丞,除了皇帝本人有誰有資格施恩於他?你趙光義即便是皇帝的弟弟,可你自詡熟讀經書、史書和兵書,難道你不知道皇權不可欺?即使你們是親骨肉,可你能代替皇帝行使施恩於朝廷大員的權力嗎?皇權是什麼?這是親媽、親兒子和同床共枕之人都不能染指的東西,弟弟再親可能比這些人更親嗎?
可笑的是,在趙光義和他兒子的親自審閱下,史書竟然把這事竟然被拿來視為趙光義生平的美德一件,說趙光義此後不但沒有生劉溫叟的氣,還由此更加欣賞劉溫叟甚至還把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