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章 名將出徵,北宋帝國興亡史,海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戰爭宣言——吾必當救此一方黎民!
郴州之戰結束後,潘美本欲擴大戰果,但有兩個現實問題擺在他的面前:第一,南漢國內擁甲之士近二十萬,這幾乎跟整個宋軍的數量持平,而他卻只是宋朝邊關的一方防禦使。第二,郴州之戰結束後南漢上層集體清醒,他們開始全境緊急動員進行備戰。眼看一個秀色可餐的黃花閨女瞬間變成了張牙舞爪的悍婦,潘美也只得作罷。
,!
這裡面要提到南漢的一個人,他叫邵廷絹。早在宋朝初建並開始向四周用兵之時,邵廷絹就敏銳地覺察到世界要變天了。他向劉鋹建言:“我們承平日久荒于軍事,如今中原真命天子已現,我們應該整軍精武以備不測,同時也應該派遣使者跟宋朝通好。”
劉鋹這時候就是個二十幾歲的色鬼小青年,對於邵廷絹的這份遠見和建議,他只是當做一個屁給聽了,根本不予理會。他很忙,忙著開車,忙著給官員們送辟邪劍譜。
說到辟邪劍譜,邵廷廷這時候的頭銜是南漢內常侍,也就是宦官。查閱關於邵廷絹的資料,在說到他時給他頭上冠注的標籤都是南漢名將,有些說他是行伍出身,有些民間傳說裡還提到過他的妻子。很遺憾,受制於自身條件和資源,我沒有在官方史書裡看到他有妻室的記載。
其實,我的疑問就是這個邵廷絹是不是在劉鋹繼位以後的那場武林大會里被切了某個重要部位?或者說,他本就是太監出身而非出身行伍?《新五代史》在說到有關於劉鋹當政時的閹割運動時有過這樣的一段記載:遂委其政於宦者龔澄樞、陳延壽等,至其群臣有欲用者皆閹然後用。
照此說法,南漢所有的官員都得閹割。我不確定這種政策當時僅限於南漢的都城還是全南漢境內通用,也不確定這是否也通用於所有的武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我只能說一句:如此南漢怎能不亡?如此劉鋹簡直是天字號腦殘青年!
當潘美在公元964年攻陷郴州之後,劉鋹這才想起邵廷絹之前的話,於是他立即任命邵廷絹為招討使,領軍屯於洸口抵禦宋軍。邵廷絹到任之後一面加緊修築防禦工事,一面大量招募勇武之士日夜操練準備禦敵。對於這個對手,潘美給予了充分的重視,他暫時放棄了直接進軍的想法,轉而想辦法智取。
在此之後,關於邵廷絹擁兵謀反的言語便傳進了南漢的宮廷。由於宋軍此後沒再對南漢用兵,劉鋹這個二貨覺得自己就此安全了,邵廷絹在他眼裡也再沒有了多大利用的價值:李煜和孟昶哪個不比我有錢不比我肥?趙匡胤就算是要收拾人也要先收拾他們吧?我現在緊張個啥?這個邵廷絹,我就說你怎麼招那麼多兵,原來是別有用心。你要謀反是吧?那好,你去死吧!”
公元965年7月,劉鋹下發了一道詔書要賜死邵廷絹。在使臣前去宣讀詔書的時候,軍營裡的人已經知道這些人都是來幹什麼的,這些士兵聚集在一起向使者高喊冤枉,他們請求朝廷查清事實,然而,君要臣死,臣豈能不死?尤其是這個人又是個毫無謀反之心的“忠臣”。況且,和平申訴就能讓那些狐假虎威色厲內荏之人感到恐懼嗎?不會,你沒有選擇拔刀相向只是用這種在他們看來無比懦弱的方式進行抗議的時候只會讓他們更加的囂張,這種人只有鮮血和刀槍才能讓他們現出原形。最終,邵廷絹死在了他所忠於的皇帝和國家手裡。
我不想說劉鋹這是在自毀萬里長城,也不想說邵廷絹就足以和檀道濟相提並論,但面對宋朝這個在北方邊境一直虎視眈眈的強敵,劉鋹這樣做無疑就是宋朝的一個非常合格的地下工作者。
公元968年3月,反間計的下一個受害者變成了南漢的第一戰將潘崇徹。這個潘崇徹之前那可叫一個猛不可擋,他腳踢南楚拳打南唐著實生猛,如果潘美是忌憚邵廷絹的智,那在潘崇徹這裡就是忌憚他的勇。如同除去邵廷絹所用的計策一樣,潘美如法炮製再使潘崇徹又陷入了謀反的流言之中。不曾想到的是,劉鋹居然再次中計,他命宦官郭崇嶽前去查探潘崇徹的虛實並對自己的這個親信太監囑咐道:“一旦坐實潘崇徹有不軌之心就便把他就地正法!”
潘崇徹這時候是南漢的西北面招討使,駐軍桂州(今廣西桂林),他所防禦和戒備的就是駐軍湖南的潘美。對於朝廷使者的到來,潘崇徹是知道其要來幹什麼的,因為那些關於他的流言蜚語他其實也早就有所耳聞。當郭崇嶽到了桂州這地方之後,潘崇徹特意帶著一幫衣甲鮮明的精壯之士前去迎接他。面對此情此景,郭崇嶽一時間也不知道這到底是盛大的歡迎儀式還是蓄意的武裝示威,反正最後的結果就是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