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章 無功而返,北宋帝國興亡史,海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支援我們了,只要我們在太原頂一陣子,到時候內外夾擊宋軍必敗。
詭異的是,劉繼元這時候依然沒有猜忌郭無為,反倒是覺得郭無為是在為他著想並無背叛他的意思。可是,劉繼元身邊的宦官衛德貴卻不會這樣想,前有惠璘出逃事件,這時候郭無為又來勸降劉繼元,他就此認定郭無為有問題,而且問題很大,可他還是沒有跟郭無為翻臉,原因就在於此時的劉繼元依然無比信任郭無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除了自身的性格因素以及遼國願意為其撐腰以外,劉繼元不願意就此輕易投降的另一個原因很有可能是孟昶。
後蜀的這位末代皇帝在成都向宋朝投降以後被帶到了開封,趙匡胤不但早就在開封城裡給他造了一片超豪華的別墅群,還給了他一大堆耀眼的官職和頭銜:檢校太師兼中書令、秦國公。令人不解的是,孟昶七天之後突然就死了,沒多久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成了趙匡胤的後宮新歡。
有種說法是趙匡胤搞死了孟昶,原因就在於他看上了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這位迷倒了趙匡胤的蜀川妹子有多迷人不得而知,但看這個名字就知道非比尋常,別的漂亮女人都用花來形容,可她是花蕊!
不管怎樣,花蕊夫人最後確實被趙匡胤收入了後宮,但我在這裡只想說一下孟昶的母親——那位出生於太原的後蜀李氏太后。得知孟昶死亡的訊息,這個被趙匡胤尊敬地以國母相稱的老太太表現得很堅強,她沒有流淚,而是以酒灑地祭奠自己的這位命運多舛的兒子,而她接下來的話則讓人瞬間淚崩:“吾兒國亡卻不能死於社稷,懦弱貪生以至於在開封受辱,我之所以忍辱偷生只是因為你還活著,如今你已亡故,那我活著又還有什麼意義呢?”
於是,李太后絕食三日而亡。
同樣是皇帝,對比一下趙匡胤給劉繼元和孟昶的官爵,一個是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再封秦國公,另一個卻只是節度使,這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劉繼元肯定覺得自己被深深地鄙視了,而且孟昶投降後幾天就死了,連自己的老婆都被趙匡胤給收編了,趙匡胤不但要了他的國,要了他舉國的金銀財寶,還要了他的老命和女人,有這樣的前車之鑑劉繼元還會重走孟昶的老路嗎?如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劉繼元為何會拒絕投降了。
接下來的局勢就陷入了僵局之中。趙匡胤本以為城外有大軍兵臨城下,城內有四十多份官爵委任書,如此北漢就可以落入他的手中,可他沒有料到劉繼元這個年輕的暴力狂會拒絕投降。
趙匡胤的頭就此變大了,郭無為的頭也大了,但頭最大的還是李繼勳。趙匡胤是叫他來接收太原甚至是整個北漢的,可現在這情形哪裡像是來撿便宜的?劉繼元不投降,遼國人又在趕來的路上,他現在該幹嘛?攻城還是傻等?攻城這個事難度實在是太大,歷史可以證明,從古至今太原城都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無論是英明神武的趙匡胤、趙光義兄弟倆,也無論是後來強悍善戰的完顏宗翰還是兇悍的板垣徵四郎,太原城都讓他們啃得滿嘴是血。這些強極一時的人物尚且如此,他李繼勳能例外嗎?傻等嗎?等著劉繼元開門投降抑或等著遼國人殺過來以後進行一場你死我活的決戰?
史書上並沒有令人信服的資料證明李繼勳曾經下令對太原城展開過聲勢浩大的攻城行動,也就是說李繼勳很有可能選擇了按兵不動。終於,在等待中他等來了遼國人即將迫近的訊息,宋軍計程車氣這時候已經被漫長的等待所耗盡,而遼國人氣勢正盛,北漢人得知援兵將至更是士氣大振,如此下去李繼勳的這支大軍的結局也就可想而知。
於是,李繼勳下令撤軍,他們趕在遼國人到來之前全員撤走。北漢人沒敢追,可能是之前被打怕了,可等到遼國人的鐵騎大軍到來後他們立即勇氣百倍。雙方組成聯軍追擊宋軍,但這時候指定是追不上了,可他們還是殺入宋朝境內,隨即便攻陷了晉、絳兩州,然後他們將這兩座城池的人畜財物劫掠一空,這是一次徹底的可以代號為“雞犬不留”的軍事行動。
偷雞不成反而蝕把米,訊息傳入開封,趙匡胤先是大怒,繼而又惱又愧。這口惡氣他實在是咽不下去,他暗自發誓一定要報復,一定要讓北漢和遼國付出代價。
順便說一句,宋軍前腳剛走,劉繼元后腳就命人把他的養母、北漢的皇太后郭氏給勒死在了劉鈞的靈柩之前。
:()北宋帝國興亡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