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章 無言以對,北宋帝國興亡史,海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廢物,反而會認為自己才是被廢物所累,進而他們會把所有的責任和過失都歸咎於他人。古今中外,這樣的人和例子數不勝數。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句話不是憑空而來的,它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甚至是血淚之談。在這裡我還想再加一句,識人之明同樣可貴。

這裡有必要說明的一點是,在宋朝的官方史料裡王繼忠被刻畫成了一個悲情人物,說他在與遼軍血戰的時候王超和桑贊卻逃跑了,所以王繼忠才力戰被殺(俘),但我認為這顯然是有點在迎合趙恆的意思。遼國方面的史書對於王繼忠的被擒則是另有說法,在《遼史》耶律諾袞的個人傳記裡,王繼忠是在宋軍糧草被焚後率領一隊輕騎兵前來偵察軍情的時候被耶律諾袞的人給圍住了。至於當年的真相到底是怎樣誰也說不清,但我個人傾向於認同遼史的說法。

拋開王繼忠,我們再來說戰場上的動向。

在擒獲了王繼忠後,遼軍的胃口似乎也就此滿足了。他們沒再繼續深入,也沒在宋境之內大規模地燒殺擄掠,更沒去定州跟王超拼個你死我活。在這之後的遼軍開始向著北方撤退,看樣子他們是打算就此收兵而還,這時候我們就要說說宋軍的動向了。

遼軍此次南下直接突破了宋軍設在保州境內的各處軍事要點,他們這一路狂飆雖然是痛快淋漓但同時也是給自己的後方留下了巨大的隱患,趙恆下令邊關的各處宋軍截擊遼軍斷其歸路。這聽上去是不是很提氣?可悲的是,這個命令卻不具備多大的可操作性。遼軍這次從進兵到撤退都是一個整體在行進,反觀宋軍則分散於各處且趙恆也沒有任命一個可以總領各地宋軍的統帥。各處的宋軍如果真的不折不扣地去執行趙恆的命令就只能是以本部的數千人去抗擊遼軍幾萬人的大兵團,這是在幹什麼?送人頭啊!

真的很想請教一下英明神武的真宗陛下:你這所謂的阻擊戰究竟該怎麼打?這會兒就連手握數萬大軍的王超都選擇入城作戰,那麼其餘各處的宋軍將領又有誰會這麼愚蠢敢去阻擊數萬的遼軍騎兵?這是真正意義上的蚍蜉撼樹以卵擊石!

我們不妨來看看各路宋軍在接到這道聖旨後的表現吧!

高陽關的周瑩手裡至少是兩萬多人的兵力,這次面對煌煌聖諭他再沒有了拒絕出兵的理由,可他是怎麼做的?這位周大將軍接到皇命之後倒是出兵了,但他一路上是磨磨蹭蹭,最後他是恰到好處地等到遼軍都越過了他應到達的阻擊地點之後才“及時”趕到。

這就是沉浸官場多年的周瑩的政治智慧:我一沒違抗皇命,二沒畏敵不前,你總不能治我的罪吧?況且遼軍是騎的馬,我是兩條腿走路,沒能堵住遼軍也是合情合理,而在這種情況下我也是沒辦法繼續去追擊遼軍的,誰叫我帶的是步兵呢?

手握重兵的周大將軍尚且如此,那些手中只有幾千兵馬的宋軍將領在得到趙恆的就地阻擊遼軍命令以後的表現也就可想而知,這裡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抗遼名將李繼宣。

如果有人要說李繼宣是個戰場孬種,那這種說法絕對站不住腳。這位沙場悍將早在雍熙北伐時就打出了名聲,當年耶律休哥的軍隊在拒馬河畔對宋軍瘋狂殺戮的時候正是他率軍逆戰且打退了耶律休哥,此後多年他更是無數次地與遼軍對壘且戰功彪炳,但這一次在得到阻擊遼軍的命令後他卻被同僚告發畏敵怯戰並因此而受到了降職的處分。

:()北宋帝國興亡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世界:占人師的擺爛人生

白夜羽然

縱橫諸天從港綜世界開始

鑌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