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章 南疆烽火,北宋帝國興亡史,海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認事實,事實就是自唐朝末年開始,交州這塊地方就漸漸脫離了中國中央王朝的掌控。五代時期中原王朝連統一都做不到也就無暇顧及帝國大陸最南邊的這個交州,此地也就此被本地的各路土著豪強所控制。趙匡胤當年派潘美攻滅了南漢,可對於交州卻是未加理睬而是任其繼續半獨立化地存在。因此,宋朝並未擁有對交州的實際管轄權,它在名義上是臣屬,但實際上卻是獨立的王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關於這段歷史我們後面會具體講到,此處暫且不做詳述。
之所要突然說到這個事就是因為當時的宋朝邕州(今廣西南寧)知州侯仁寶覺得身為臣子的黎桓做出瞭如此大逆不道之事簡直是罪該萬死,而且他自己也因為年歲漸老而想回歸中原故土,他可不想老死在這個該死的、已經待了九年的嶺南酷暑之地。侯仁寶覺得朝廷這時候應該發兵討伐亂臣賊子黎桓,順便藉此機會將交州納入宋朝的實際控制之下,他自己則可以以此為名回到開封向趙光義當面呈奏此事,然後他就可以動用各種資源讓自己賴在開封再也不回邕州做官了。
公元980年6月,侯仁寶上疏給趙光義並將自己收復交州的計劃一併告知,而且他在奏疏裡明確表示希望能夠進京面聖。眼見有便宜可撿,趙光義大喜之餘就準備叫侯仁寶回到京城向他當面彙報工作。侯仁寶的美夢眼看就要成真了,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盧多遜跳了出來。
盧多遜對趙光義說道:“陛下,這樣不行啊!如果侯仁寶突然離開邕州肯定會引起交州那邊的懷疑,這樣一來我們的計劃就有可能敗露。我覺得陛下你還不如直接把這事交給侯仁寶,你就讓他負責把交州的叛亂給平了吧!”
趙光義稍加尋思後覺得盧多遜的話很有道理,於是他下詔任命侯仁寶為交州路水陸轉運使,蘭州團練使孫全興等人為邕州路兵馬都部署,寧州刺史劉澄等人為廉州路兵馬都部署,宋軍水陸並進討伐黎桓。相比後來宋神宗時期宋軍三十萬人馬征伐交州,此次宋軍的規模小了很多,頂多也就萬人,而且這些人還是南方地區的守備部隊而非京城裡戰鬥力強悍的中央禁軍。
接到這道任命,侯仁寶簡直是差點氣得當場吐血。如果他知道趙光義之所以做這樣的安排都是因為盧多遜從中插了這麼一腳,那他肯定會恨不能將盧多遜碎屍萬段。這時候同樣氣得吐血的人還有趙普。為啥?因為侯仁寶是趙普的親妹夫!
本來趙普的這個親妹夫當初在洛陽當官是好不自在,可隨著趙普的倒臺,侯仁寶的好日子也到頭了。在盧多遜的進言下,趙匡胤將侯仁寶派到遙遠且溼熱的邕州當官。當時的邕州遠不是現在的南寧,那叫嶺南瘴氣叢生之地,在唐宋時期能夠被派到這個地方來當官的人有好多都是犯了事或是得罪了朝廷裡的權貴。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反之就是集體下地獄,盧多遜不但搞倒了趙普,連趙普的親戚他也沒有放過,侯仁寶在邕州當了九年的知州卻毫無內調或升遷的希望,盧多遜這擺明了就是要讓他老死在嶺南。
這就是為何侯仁寶和趙普都因為此事而差點氣得吐血的原因。
面對煌煌聖諭,侯仁寶是欲哭無淚,這是他自己選擇的路,他跪著也要走完。不過,換個角度來看,假如侯仁寶這次能夠立下大功順利攻佔交州,那麼到了那個時候別說是離開邕州,以他那時候的大功臣身份怎麼也得在朝廷的樞密院裡混個官來噹噹。於是,侯仁寶收拾心情準備兵發交州去建立一番不世之功。
:()北宋帝國興亡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