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7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章 尋找蠻夷不了了之,十萬大山:1840,我是7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雖說防城縣人口底數不多,籌款基數就低,但幾千兩銀子確實難倒了李九章。

前期林則徐當總督時候,李九章籌款有點用力過猛,現在琦善當總督了,籌的銀子數目總不能比以前少吧。

可以說,李九章這段時間為了籌款是忙的焦頭爛額。

道光帝執行祖宗的規定倒是執行的很堅決,“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稅收是不能加的。

那籌款幾乎就是靠地方官去籌了,地方富裕的還好些,窮地方的地方官可就慘了。

山下因為籌款亂成一片,“豐南號”在山上則是在享受豐收的喜悅,晚稻已經都收穫上來。

因為晚稻比早稻產量高,所以總體比上一季稻穀的收穫要高了兩成。

加之萬尾島和巫頭島都試種了部分新的稻種,島上的糧食總產量也提高許多。

這樣一來此漲彼消,”豐南號“向萬尾島輸送的糧食就少多了,至少要到明年五六月份青黃不接的時候再調撥糧食過去就行了。

十家瑤寨的糧食產量也比上一季要高一些,另外,因為瑤人到”豐南號“基地做工,有一部分銀子又流通到十家瑤寨,整體上提高了十家瑤寨的收入。

所以大家在這個豐收的季節裡都是開心的。收穫工作一結束,基地建設工作就趕緊開展,想趕在過年前把一些工程結束掉。

工廠的搬遷基本都已經結束,因為主要工作就是整修地平和搬遷裝置,安裝水車。

有的已經開工了,譬如燒製玻璃的爐子弄下去,再搭起竹棚基本就能開工。

現在就要開始集中精力把各類宿舍和學校造好,這樣就能趕在過年前入住,年後就能開學。

沈雲峰現在也不敢下山去亂跑了,主要精力就盯著基地建設和武器的研發改進。

小炮的生產相對工序比較簡單,這段時間又造了六門,留了四門,運了兩門到萬尾島。

大炮的改進型又鑄造成功一門,比上次的威力要稍大一些。

暫時也不急著鑄造了,等到冶煉技術再進步一些再造。

火藥的製造則是緊盯不放,炮的列裝,預示著未來對火藥的用量將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沈松從大炮研製的工作中釋放出來,開始著手研製蒸汽機。

其實蒸汽機的原理都已經知道,所謂研製就是如何使用蒸汽機的動力,能夠讓蒸汽機的動力透過各種傳動發揮作用。

作為穿越而來的人,都使用過柴油、汽油發動機的人,如果在蒸汽機的製造上還比不過一百多年前的古人,那真要一頭撞死了。

不過,相對也有短處,就是人家有一定的工業生產體系,有相當多的生產勞動者。

人力,有一定知識的人力,始終是”豐南號“的短板。

沈俊浩依然孜孜不倦的在研究電動機的製造。

物流園裡很容易就能找到電動機,拆開一個對照很容易,關鍵是要把裡面的原件利用此時的技術製造出來。

譬如漆包線、銅芯電線、整流器等等,在後世都很簡單,某寶網上就可以買到。

但在當前,連一根粗細均勻的銅線都還製造不出來,所以,研製的難度大多都是材料的製造上。

兩件產品的研發還是有先後順序的,由於這個時代電的來源還是很少的,蒸汽機算是更適合時代的產物。

研發出適用的蒸汽機,那麼工廠的設定就不再受到水力發電的制約,只要有煤,就可以將工廠設在任何位置。

所以,沈雲峰將蒸汽機的研發作為優先順序。現在的工廠幾乎都需要動力,那麼如果能研發適合大小的蒸汽機就可以代替了水力,算是非常實用的產品。

萬尾島收到的四門小炮,已經被劉永陸安裝到三艘大船上去了。

其中一艘大船算作旗艦,左右各安裝了一門小炮,另外兩艘則各安裝了一門。

期間,柏有志、朱十八還有沈松也透過巡邏隊的護送來了一次萬尾島,劉永陸帶著他們把那艘旗艦航行到海上,找了個沒船的小島,對小炮進行了試驗。

試驗結果讓他們非常滿意,認為在海上同等級的近戰中完全可以碾壓對方。

試驗的資料也被記錄下來,帶回”豐南號“繼續改進。

沈松還認真研究了大船,趁著沒人注意的時候,用手機拍了不少照片,他要這些資料回去匹配蒸汽機。

最終的目的,除了工業上用蒸汽機,還得用上船,才是發揮最大的用處。

柏有志和沈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問道在諸天

北玄墨蕭

無限之血火榮耀

七隻小鷹

天下

夢醒心傷

情滿四合院之無悔青春

橡皮泥戰士

被退婚後:我詩仙的身份曝光了

兩儀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