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珠綴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3. 第 3 章,不應有恨(雙重生),聯珠綴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地長,無所不能,凡世中人誰能企及?”
“傳聞我朝立朝之初,前朝的大司馬相里氏恣逞奸雄,率先割地自立,號為北燕,與我朝一北一南,對立五年之久。
直到神女的名號從祁連山傳至汴京,被當今聖人耳聞,他為得到神女襄助,一意孤行前往祁連山,在絲光椋鳥的引導下,歷經千難萬險,得見神女一面。
聖人對神女立下血誓、許諾良多,終於讓神女出山助他,助他扳倒北燕,使南北大一統。神女在位中宮時,帝后相偕,共治天下,受萬民愛戴,朝中擁躉者眾。
或許是情深不壽,縱使身為神女,也抵不過產子的兇險。在誕下魏王不久後,神女羽化,聖人在蓬萊殿一夜白頭。民間將此事編寫造冊,稱為白頭賦,傳揚頗廣。”
樓飛光從不輕信鬼神之說,聽完頓覺疑竇重重,因不敢妄言,舌肉在牙槽上滾了一遭,方道:“若當真是神女,怎會經歷生死離別?”
姜聆月不作評斷,低頭將手裡的梅花瓣捻成細絲,只說了句:“天下世人深信不疑。”
樓飛光聞言悚然一驚,畢竟是世家子弟,旁觀著族中長輩在宦海沉浮,這麼多年耳濡目染下來,哪裡還想不通其中的彎彎繞繞。
適時,幾名內使舉著一頂頂幛蔽行來,那幛蔽是軟綢做的,與貴女出行時的車圍子大差不差,領頭的內使手裡提著一方鳥籠,籠中傳來幾聲奏笛般的鳥鳴,清脆悠揚,不似凡物。
提籠的內使放聲說了一段話,姜、樓二人隔得遠,聽不分明,只見聚在一齊的貴女分散開來,各自回到原先的席位,臉上的表情驚異而忐忑,隱約含著期待。
姜聆月看了一陣,走向從前方轉回的給事中之女杜儷——兩人在國子監有過微末交情。
杜儷明白姜聆月欲問何事,眸子閃爍兩下,觀她走幾步路就掩著帕子咳個不休,如實相告:“據說聖人將姑墨使團帶來的寶物贈予殿下,要殿下憑此選定……”
頓了一會兒,杜儷依著外界半遮半掩的說法接著道:“選定花朝節與他一同祭祀的女郎。”
她終究心軟,附耳提點姜聆月:“那寶物,應是絲光椋鳥。”
花朝節,青帝至,萬邦來朝時。
能在如此盛大的節慶與親王共祭神祇的女子,唯有親王妃而已。
姜聆月道過謝,握著那枝半禿的梅花,心思落在姑墨使團來朝覲見一事上——上一世,正是她的阿兄負責接待這支疑雲密佈的使團,為此惹出不少事端來。
樓飛光得了訊息,正要回去,她一向面皮薄,欠不起人情,特地提起:“你這病症我在醫書上讀過,偶有心得,回府後必為你細細調製一付藥方。這月初十,你來樓府找我。”
這話誠摯,算是姜聆月今日得到為數不多的好訊息,她露出一個真心的笑,應諾下來。
回到原位時,那裡已經圍上一層流光溢彩的幛蔽,與其他貴女的席位一般無二。
姜聆月猜出了接下來的章程——憑藉鳥雀選出一名親王的妻室,即便這鳥雀因傳說蒙上了神秘的光彩,究其本里,與羊車望幸的晉武帝有何區別。
虧得諸位貴女並不介懷。
她心頭冒出“荒唐”二字,摸不透這法子究竟是誰提出來的。
不管是和謝寰的行徑,還是和她印象裡聖人的作風,都不太相符。
姜聆月鑽進幛蔽,就似鑽進一口空井,外界的聲音模糊而遙遠。
只餘那奏笛般的鳥鳴,時遠時近,飄搖不定,在眾人屏息靜氣的等候中。
落在一頂織花幛蔽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