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紛和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3. 第 3 章,謀歡,紛紛和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轉眼間便過去了半個月,很快到了姜南雪生母的祭日。
姜南雪的生母藺夫人去世在十二年前的今日,因肺癆病終。
當時姜南雪還小,還理解不了死亡是什麼意思,只知道母親突然消失,姐姐成日成夜的抱著自己哭泣。
姜南雪的姐姐長相更像高挑清雅的父親,姜南雪更像柔弱靜美的母親。
當時姐姐看到姜南雪就想起母親,每當姜南雪問她母親去哪裡了,她就一邊哭一邊說母親出遠門了,過幾個月才回來。
姜南雪等了很多個月,最後沒有等到母親回來,而是理解了出遠門究竟是什麼意思。
昨晚下了半夜的冬雨,一早上起來寒氣逼人。
姜南雪這回沒有再賴床,她早早地從床上下來了,吃了一碗素面之後,在正堂裡疊紙錢。
這些金紙銀紙是昨天下午讓小翠買回來的,她疊了兩個時辰終於疊好,外面淅淅瀝瀝的凍雨逐漸停了。
外面的天兒實在冷得很,下這麼溼漉漉的一場雨,還不如下雪來得爽快。
姜南雪的母親生前信佛,在京城的時候最喜歡去城外的懷安寺。
後來藺夫人去世,棺槨在送回蓬州安葬之前,曾在懷安寺裡放置兩個月。
每年清明中元以及藺夫人的祭日,姜南雪和父親、姐姐都會來懷安寺燒紙上香。
現在父親和姐姐都離開了京城,去上香的人便只有姜南雪。
小翠把姜南雪那件雪白羽緞披風拿了出來,外面潮氣太重了,披上這件能隔絕一些水汽。
外邊馬車已經準備好,小翠把一籃子紙錢先放在了馬車上,扶著姜南雪上了馬車。
姜南雪一早上起來心情就不大好,在馬車上睡了一會兒,不久車伕便提醒到了山腳下。
姜家車伕馮二是姜大人的心腹,也是姜南雪跟前丫鬟小翠的親爹,當年從蓬州帶來的,二十年風風雨雨都經歷過,明面上是僕人,實際上更像自家人。
他把馬車停在了山下一家農戶:“三姐,小翠,我陪你們一起上去吧。”
姜南雪想著馮二年齡大了腿腳不好:“二伯,你在這裡等著吧,上山的路不難,我們兩刻鐘就能上去。”
懷安寺所在的山並不陡峭,京城達官貴人眾多,給寺廟捐錢的人也多,上山的路修建得很好,不像尋常山路一般泥濘崎嶇。
“不行,我送你們上去吧。”馮二看看溼滑的路面,“路面這麼滑,萬一你們摔倒怎麼辦啊?再說,你們兩個小姑娘,結伴上山不太安全。”
姜南雪的小名叫三姐,家裡年長些的奴僕都這麼稱呼她。
自從老爺離開京城之後,馮二就擔心剩下的這些人照顧不好小姐。
現在姜南雪要帶著小翠上山,這麼危險的事情,他並不放心。
馮二執意如此,姜南雪就讓他跟在了身後。
一路上馮二絮絮叨叨的,講著藺夫人和姜大人從前的事情。
藺夫人比姜大人年齡大三歲,雖說女大三,抱金磚,但在本朝士族人家,基本都是娶年齡比自己小的夫人。
姜大人當年和藺夫人在廟會上遇見,他對藺夫人一見鍾情,非卿不娶,三番五次的去藺家求婚。
藺家人嫌姜大人年齡小,不願意把女兒嫁給他。
姜大人一次又一次的讓媒人上門,最終打動了岳父岳母,成功將心儀的女子娶回家裡。
這麼多年來,夫妻感情一直很深,雖然沒有大富大貴,日子過得恩愛和諧。
後來藺夫人因病離世,姜大人也絕對沒有再娶的意思。
這個故事姜南雪和小翠已經從馮二口中聽過不亞於十次了。
可每次聽到,姜南雪都不會打斷馮二。
小翠嘆了口氣道:“現在像咱們老爺這樣的男人已經很少了,哪個男人不三妻四妾啊?就算是隔壁的二老爺,咱們老爺的親兄弟,那也有兩個姨娘。”
姜南雪聽他們說著,不知不覺便走到了廟門前面。
寺廟主持元慧大師已經和姜南雪很熟了,他知道姜南雪今天一定會來。
他正要帶姜南雪去另一個佛堂燒紙,外面突然又下起了小雨。
雨勢雖小,打溼衣服卻冰冷徹骨。
元慧大師道:“姜小姐不如先吃一頓齋飯,老衲給你泡一杯清心茶。”
姜南雪一來到這裡便想起母親,她記得幼時母親曾帶著自己和姐姐上山燒香。
聽了元慧大師的話,姜南雪點了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