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鼻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1章 新災降臨,危機加劇,極寒末日,我無限空間,大青鼻涕,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71章:新災降臨,危機加劇

地球好不容易從地底生物危機中緩過神來,人類滿懷希望地投身於家園重建。城市裡,起重機揮舞巨臂,建築工人忙碌穿梭,一座座嶄新建築拔地而起;農田中,人們播下希望的種子,期待著大地再次豐收。然而,命運似乎並不打算放過人類,一場更為可怕的危機悄然降臨。

科學家們在日常天文觀測中,驚恐地發現太陽正以極其緩慢卻又不容置疑的速度逐漸遠離地球。起初,這一變化微乎其微,但隨著時間推移,資料的異常愈發明顯。全球頂尖的天文學家迅速匯聚,日夜不休地分析研究,可得出的結論卻如同一記重錘,狠狠砸在所有人的心間——按照目前的速度,太陽與地球的距離將持續增大,地球接收到的太陽輻射會越來越少,極寒末日的狀況將愈發嚴重。

訊息一經傳出,全球陷入恐慌。街頭巷尾,人們面色凝重,竊竊私語;網路世界,各種猜測與擔憂的言論如潮水般湧來。政府緊急召開新聞釋出會,試圖安撫民眾情緒:“雖然情況嚴峻,但請大家保持冷靜。我們的科研團隊正在全力尋找應對之策,只要齊心協力,一定能度過難關。”可恐慌情緒仍如病毒般蔓延,難以遏制。

在聯盟總部,林羽和蘇瑤面色凝重地坐在會議室裡,與一眾科學家和聯盟高層商討對策。大螢幕上,不斷滾動著太陽與地球距離變化的資料,以及地球氣候惡化的模擬預測。“根據模型計算,若無法阻止太陽遠離,不出一年,地球平均氣溫將降至零下七十攝氏度以下,屆時,現有維持生命的地熱資源也將難以支撐。”首席科學家聲音顫抖,話語中滿是絕望。

林羽深吸一口氣,試圖讓自己鎮定:“無論多艱難,我們都不能放棄。大家集思廣益,有沒有可能利用宇宙中的其他力量,比如行星引力,將太陽拉回正軌?”

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科學家搖頭嘆息:“太陽質量巨大,要改變其軌道,所需能量超乎想象。以目前宇宙各文明的科技水平,根本無法實現。”

會議室陷入死寂,所有人都被深深的無力感籠罩。許久,蘇瑤打破沉默:“既然無法改變太陽的軌跡,那我們能否考慮改變地球的生存方式?比如,研發更高效的地熱利用技術,建造能抵禦極端寒冷的地下城市。”

眾人聞言,精神為之一振,開始圍繞這一思路熱烈討論。很快,一個初步方案形成:一方面,加大科研投入,組織全球頂尖科研力量,研發新型地熱採集與轉換技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立即啟動地下城市擴建與強化工程,確保人類能在極端寒冷環境下生存。

方案迅速付諸實施。科研人員日夜奮戰在實驗室,各種先進儀器高速運轉,無數次實驗失敗,卻又一次次重新開始。與此同時,工程隊奔赴各地,深入地底,挖掘、擴建地下空間。大型盾構機轟鳴作響,堅硬岩石在其面前紛紛破碎。

然而,現實遠比想象殘酷。隨著太陽逐漸遠離,地球氣溫急劇下降。在一些高緯度地區,氣溫已降至零下六十攝氏度,暴風雪肆虐,狂風呼嘯,積雪厚度達到數米。許多動植物在這極端環境中迅速滅絕,人類的農業生產遭受重創,糧食儲備急劇減少。

在一座正在建設的地下城市施工現場,寒風如刀割般刮過,工人們穿著厚重保暖服,在冰雪中艱難作業。突然,一場猛烈的暴風雪襲來,狂風將簡易工棚瞬間掀翻,施工裝置被積雪掩埋。工人小李被狂風捲倒,腿部被掉落的鋼樑壓住,動彈不得,只能在風雪中痛苦呻吟。

“快來人啊!”工友們見狀,紛紛衝過去救援。可暴風雪太大,他們每前進一步都異常艱難。就在大家心急如焚時,附近一支救援隊接到求救訊號趕來。隊員們頂著狂風,用繩索固定身體,艱難靠近小李。經過一番努力,終於將他救出,送往臨時醫療點。

類似的災難在各地不斷上演,可人類並未被打倒。在聯盟的統一協調下,物資調配有序進行,救援行動迅速展開。人們相互扶持,共克時艱。

與此同時,科研團隊也取得了一些關鍵突破。新型地熱採集裝置研發成功,能更高效地採集地底深處的熱量;一種特殊的保溫材料問世,可大幅提升建築物的保暖效能。這些成果為人類帶來了一絲希望。

林羽和蘇瑤奔波於各個受災地區和科研基地之間。在一處受災嚴重的村莊,他們看到村民們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房屋被積雪壓垮。林羽緊緊握住一位老人的手:“大家放心,我們一定會想辦法度過這場危機。”蘇瑤則帶領醫療團隊,為受傷村民治療。

在科研基地,林羽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第三世界的鬼新娘

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