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華寄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3. 第三章,嫁雙驕,霜華寄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只給半年的備嫁時間,最可能的理由只有——
“他們壓根沒看中女兒這個人,看中的是女兒的醫術。”覓瑜道,“他們想讓女兒給太子治病。”
趙得援再度斥責:“慎言!”
覓瑜道:“女兒說的是實話。”
趙得援瞪眼:“實話也不能說!”
當今太子少而靈鑑,德澤遠洽,堪為命世之才,唯獨在一項上面差些,那就是偶有臆症,會以為自己是早逝的胞弟奇王,而非還活著的兄長太子。
究其原因,還要追溯到二十年前。
當時的太子還是元慜太子,然自幼體弱,常年纏綿病榻,於十歲那年不幸離世,端慧皇后傷心過度,也跟著去了。
聖上另立新後安氏,卻遲遲沒有立太子,後宮一時波瀾四起。
元慜太子離世半年後,尚為賢妃的周皇后誕下一雙皇子,分別為九皇子與十皇子,被晉為貴妃。
兄弟倆同胞出生,長相從一個模子裡刻出來,極是靈動可愛,聖上頗為喜愛,對於安皇后所出的三皇子則有些神色淡淡。
其實這也沒什麼,歷來太子皆立嫡長,安氏後位既立,三皇子的太子之位也在囊中,只消等聖上從喪子之痛中走出便可。
偏偏安氏多疑狠毒,容不下兩個在襁褓中的嬰兒,串通欽天監散佈雙生皇子不祥的謠言,意欲處死其中一個。
如此一來,剩下的那個皇子也會因為兄弟的牽連而與儲位無緣,甚至連貴妃也會失寵,斬斷再度懷孕生子的後路,可謂一石三鳥。
好在貴妃有急智,主動向聖上進言,願意將十皇子送去太乙宮,養在天尊名下,割捨母子關係,從此這個孩子便是天下人的孩子,為天下人祈福。
太乙宮為道門祖庭,有天下第一道場之譽,不怕壓不住十皇子的命格,而九皇子留在皇宮,與兄弟分離,也不會應驗不祥之言。
就這樣,貴妃保住了兩個孩子的性命,自身也不再爭寵,避安氏鋒芒。
兩年後,三皇子被立為太子,安氏中宮位穩,一時風頭無兩。
又一年後,各地開始鬧旱災,大旱持續三年,民不聊生。
聖上用盡各種方法,罷任數十官員、問罪數百道士,及至頒下罪己詔,親自前往太乙山祈雨,都沒有成效。
正當聖上感到焦頭爛額時,忽有一名雲遊道士來到長安,進宮面聖,當著聖上的面,祈得了一個時辰的細雨。
聖上大喜過望,敕封其為神妙真人,賜居蓬萊島,恭敬詢問解災之法。
真人曰:誅十皇子,立九皇子。
於是,十皇子為國祈福,自願獻身天下,終解三年大旱;九皇子行高恩厚,躬履仁義,被立為太子;貴妃教子有方,入儷宸極,奉為天下之母。
至於原來的皇后安氏,則因德薄仁儉、屢害皇嗣而被廢為庶人,於一月後病逝;原來的太子也被廢為臨王,發往苦寒封地,於途中不幸染疾去世。
時至今日,太子穩坐東宮,輔臣眾多,得聖上厚愛,宮中皇子無人能相抗衡,天下也一片太平,展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盛世之景,當是十全十美。
偏偏有一樣不美。
十皇子為國祈福期間,雖然居於道觀,但也沒有徹底同皇宮斷了聯絡,九皇子因此知曉自己在世上有個同胞弟弟。
九皇子性情溫厚,愛護幼弟,神妙真人誅殺言論一出,當即去聖上跟前跪了一天一夜,請求聖上饒過弟弟一命,他願意代弟弟獻國。
聖上沒有理會,密旨命錦衣衛護送十皇子回宮,帶去蓬萊島上助真人祈雨。
九皇子見求情不成,闖島欲救胞弟,被錦衣衛攔下,遣送回貴妃宮中看管。
大雨傾盆而下的那一刻,遠在貴妃宮中的九皇子似有感應,咳出一口鮮血,昏迷不醒,發了三天高燒,醒來後口吐胡言,稱自己乃十皇子。
聖上大驚,詢問真人,九皇子可是被十皇子魂魄附身。
真人一番查驗,言道,九皇子是因傷心過度而生出臆想,只消神思清醒,便於天下江山無礙。
過了一段時間,九皇子果然好了,各地也傳來了好訊息,聖上龍心大悅。
恰逢安氏虧心事發,聖上便以雷霆之勢廢了原來的皇后和太子,另立九皇子為太子,貴妃為皇后。
然而,太子的病卻又犯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