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閒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章 貓膩,窮小子當上總經理,江南閒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天一早,周彬乘計程車去了機場,陳家俊和白平也開始了新的一天工作。
為了節約時間,兩人白天分頭行動,晚上一起總結。
多一個人工作,效率就是不一樣,兩人分別在駐地銷售業務員的配合下,市場調研工作進展異常順利,很快就跑完了好幾個省,最後就剩一個自治區了。
公司常駐該自治區的銷售業務員叫張勝利,對陳家俊和白平的到來表現得很熱情,連著三天,不是請他倆吃飯就是去唱卡拉oK,整日遊山玩水,不讓他倆和客戶接觸,陳家俊覺得有些蹊蹺,不禁心生疑慮,莫非這裡面有貓膩?
三天後,陳家俊對張勝利說:“張哥,感謝你這幾天盛情款待,我們得工作了,華南區的調研就差你負責的最後一個自治區了,調查完,我們還要趕回去做方案,時間太緊,不能再玩了,樂不思蜀就耽誤大事了。”
“我負責的這個自治區,情況和你們調查別的省份是一樣的,有什麼不明白的,問我就行,不用辛苦一個地市一個縣去跑了,那樣太累,還不如利用有限時間去看看這裡的風土人情,著名景點呢。”張勝利誘導道。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們尊重真實的資料,既然來了,就得好好工作,要不然對不起出差費補助,更對不起自己的良心。”陳家俊推心置腹。
“那我陪著你倆再辛苦辛苦跑一遍。”張勝利有點心虛。
“不用,我們分開跑,節約點時間。”按理說,有銷售業務員陪同,效率會更高,但這個區域情況從張勝利的反常來推斷,好像有所不同,陳家俊拒絕了張勝利陪同。
“你們先去哪個地市?可以告訴我,我給你們規劃一下路線。”張勝利迫切想知道他倆的行程安排。
“張哥,不用了,我們隨機進行,電話、地址都有,實在不熟悉的地方會向你求助的。”陳家俊儘量說服張勝利,避免他提前和經銷商們打電話,導致獲取的調研資訊不準確。
“那好吧。”張勝利一副無奈的樣子。
彼時還是賣方市場鼎盛時期,資訊相對閉塞,同行競品還不夠多,一個常年駐外銷售業務員,好的時候,年收入遠遠超過公司副總級別的年薪,公司非銷售部門的經理們都羨慕不已。
銷售業務員利用當地經銷商強大的資源優勢,中飽私囊的情況屢見不鮮。
每次銷售業務員返司參加年會時,個個穿著光鮮亮麗,吸著高檔香菸,報銷和發放提成的人民幣都得用手提包裝著,是非銷售業務員工競相巴結的物件,好不風光。
怪不得那個年代流行這麼一句話:“要想富,跑業務。”
陳家俊來到該自治區最北邊的一個地級市,經銷商劉總熱情接待了他。
“歡迎陳經理考察工作。”劉總滿腔熱忱,和陳家俊緊緊地握了握手。
“劉總,來你這裡看看,有什麼需要公司幫忙和支援的儘管說,我會把你的需求帶回去反饋給公司領導的。”陳家俊開門見山把此行目的和盤托出。
劉總彬彬有禮地把陳家俊迎進會客室,邊喝茶邊聊。
“我們這裡山路十八彎的,特別不好走,辛苦你了陳經理。”劉總對本地地理情況相當瞭解。
“這裡的道路崎嶇不平,羊腸九曲,非常適合咱們公司生產的19座中巴車,大客車還真不行呢,路窄不好掉頭。”陳家俊對公司產品定位瞭如指掌。
“沒錯,現在路上跑的全是咱公司的19座中巴車。”劉總一臉驕傲。
“業務做得不錯,都是你的功勞!”陳家俊毫不吝嗇地表揚了劉總。
“那倒是,全從我這裡出的產品。”劉總滿臉驕傲,揚眉吐氣,他的確沒有必要謙虛。
“看來今年不少賺吧?”陳家俊預測劉總能賺很多錢。
“理論上可以,但幾個股東一分,所剩也不多了。”看來劉總本人的收入並沒有達到預期。
“股份制的公司就是這樣的,大家共同蓄水養小魚,一起分大魚嘛,很正常。”陳家俊安慰著劉總。
“有的人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在剛買魚苗的時候就把利潤提前分走了,魚苗少,太搶手,供不應求,沒有足夠的魚苗,大魚數量自然跟著變少,沒能形成規模效應。”劉總打著比喻,思路相當清晰。
“牢牢控制源頭的人絕對是高手,旱澇保收。”陳家俊分析著商業套路。
“可不是嘛,這就是資源稀缺的重要性。”劉總為搶不到資源感到深深的遺憾。
聊到這裡,陳家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