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康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章 回兵取川,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南國康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為防萬一,他沒有開啟城門。
而是放下一個蘿筐,讓張飛坐在筐中吊將上去。高順勸桓侯不要弄險,怕蒯琪使詐,桓侯藝高人膽大,讓他放心,如果發現不對,立馬攻城。然後提起鋼鞭,懸掛寶劍。坐筐上城。蒯琪問他是什麼人?有什麼十萬火急之事?
桓侯遞與他一封信,讓他先看信再說。蒯琪接著一看,是妻弟諸葛亮的書信,信中勸他說漢中大局已定,希望他識時務者為俊傑,早日投到劉皇叔的部下。否則有無法承受的後果。由於他與孔明的關係非常好,所以他決定聽從妻弟之勸,歸順張飛。
可還是有倆個作死的鬼!房陵管軍校尉郭長達,立義都尉蘇烈看岀太守神色有異,二人抽出兵刃,想拿下張飛。可是他們根本不是張飛一合之敵。飛見二人手執兵刃衝將而來,他慢騰騰的將鋼鞭拿在手裡,一鞭一個,地府中從此又多了兩個陰魂。
蒯琪見狀不妙,立刻向張飛投誠。並叫開啟城門,放高順進來。
張飛命人將蒯琪一家送回葭萌關。叫高順分二千人守住房陵,搜拿死硬分子。就這樣,高順以五百餘人的代價,奪下了房陵郡。
翼德與高順帶兵往新城而來。與魏延合兵一處,攻打新城。太守申耽帳下沒有良將,在得知連房陵都投降了,他也就開啟城門,放三人進來,申耽立刻將新城符印,戶冊取來,雙手捧與張飛。
張飛接在手裡大聲曰“本侯代表蜀公劉備接受新城太守申耽的投降,至今日起,房陵、新城俱屬於昭烈蜀公、領荊州、益州牧皇叔劉備治下。從此此地均奉蜀公頒佈的政令施行,不得有誤;申耽率全城豪門一齊拜伏於地高呼“吾等從今以後,俱遵皇叔制令進行,不敢有違半分”!
桓侯將印信授於申耽,接著又高聲道“本侯我代表劉皇叔將印綬授於申耽,繼續委任申耽為新城太守,望申太守秉承蜀公制諭,寬仁愛民,造福新城百姓,申太守宜應秉承上天好生之德,繼續為新城數十萬民效命”。
申耽連忙推辭說“請桓侯擇人任之,耽無德無能,焉能再領郡尊之位”。飛曰“本侯一慣用人不疑,申太守如真有報效之心,何不去上庸勸令弟歸順”?
耽曰“此事倒可包在耽之身上”。就這樣,上庸太守申儀在親兄申耽的勸說下,也投靠了張飛。飛改東三郡為新城都護府,下暫房陵、上庸、新城三郡,治所設在新城。任命太史慈留兵一萬,為第一任新城最高行政長官,美名曰“新城都督”。
桓侯飛鴿傳書回荊襄,說明了已收復東三郡,現在糧道已通,劉備孔明接了捷報,心中大喜。諸葛亮深知醫務人員的作用不一般,有時一個衛生人員發揮的作用最少當五個以上的勇士,於是他抽調了荊襄九郡的醫遼人員五百多人,由徐公明帶兵保護送往漢中,隨行的除了糧食輜重之外,更是帶了大量的藥材。
再說漢中張魯困守漢寧,南鄭,心中惶惶不可終日,他又召集眾文武會議,楊松建議犧牲閻圃來保護漢中的最後一角。他對張魯說“主公,目下唯一的辦法是用閻大夫的人頭來向劉璋謝罪。只因是閻大夫主張主公取西川。稱漢寧王,以抗拒曹操。才惹得荊襄兵來。
“閻大夫,吾非是有意攻擊你,當初你提出的這個建議到如今吾也還是認為沒有錯!錯就錯在誰都沒有料到劉備有這麼強的能力來染指漢中,所以為了主公唯一的基業,就只能讓你來背這個責任了”。
閻圃也出班對楊松道“閻某自然可以揹負這個責任,但不知楊大夫怎麼能解此厄”?
楊松對張魯說:“主公,各位文武諸公,松現在認為,派人遊說劉璋,向他說明唇亡齒寒的道理,一旦漢中丟失之後,西川也不能保全,現在我們對西川一點威脅都沒有了,只要找人頂了責任,說動劉璋不在為荊州軍提供糧草,兵員,並截斷荊襄糧道。那時荊襄人馬欲戰不能,欲退無路。我們還有一點可乘之機”。
“這是我的拙見,請主公與諸位考慮,不過吾事先宣告,能不能說動劉璋誰也沒法預料,別事不成後說我打壓同僚”。閻圃想了一會,他對主公說“主公,楊大夫說的也是現在唯一的出路了,不管成與不成,圃都願獻上此頭。只求主公,諸位。念在數十年的交往,別禍及吾的家人便行”。
張魯曰“閻先生放心,魯絕對不會動先生的家人,至於漢中失守後荊襄人馬要怎樣對待諸位,那就不是魯能掌控的地了”!
於是閻圃當下橫刀自刎身亡,張魯令楊松帶上閻圃之頭,喬裝打扮來到了成都,差人稟報了劉璋。他把以前的事推到了閻圃身上,說張魯自知誤信了閻圃的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