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康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章 圖與圖,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南國康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曹操說張松奉劉璋之命遠束進貢,就是想要孤家為他除去張魯,我們雖勝馬超,但也是元氣大傷,短時間之內無法西指,並且答應張飛十年之內不染指荊益,就將西川和漢中留與劉備,劉璋和張魯他們在狗咬狗吧,所以孤才不理他。
張松無可奈何,因提前在劉璋面前誇了海口,如今難以自圓其說,他只得收拾回川,在半路上忽然想起世人都傳說劉備仁德,心想只有到荊州看劉備怎樣,再作打算了。
張松一行往荊州界上而來,再說細作飛鴿傳書把他的情況報到襄陽,劉備與眾人合計一番,他差趙雲到郢州界口去迎接張松,關羽則在荊州界首館驛相候。所以張松剛走到郢州界上,趙雲帶五百餘騎早在那裡迎候,並令士兵奉上酒食,趙雲陪他飲了數杯,然後一同往荊州而來。
剛到界首,迎面見了一員大將,丹鳳眼,臥蠶眉,紫面長髯,正是那過關斬將的關羽關雲長。關公迎著對他說,吾奉兄長將令,專在此處迎候大夫。張松忙下馬曰“來者可是過五關斬六將的漢壽亭侯關雲長麼”?關公曰“然也,關某奉兄長及軍師將令,在此專迎大夫,併為大夫接風洗塵”。
張松連稱不敢,三人同到驛館之中,早有從人擺好了酒筵,關公與趙雲連連奉酒,直到傍晚才告辭張松而去。
第二天張松用過早膳,上馬往荊州而來,還沒有走上三里路,早見劉備領著臥龍鳳雛親自來接。遙見張松到來,三人早就下馬相候。張松也慌忙下馬相見。劉備當即說了一番客氣的話,然後請張松進荊州閒敘幾日,張松當時應允,於是大家一齊上馬,來到荊州府衙坐下。
張飛知道張松是尋主獻圖。他沒有隨眾人出現,而是將佈署兩年多來,細作傳回的西川地圖找人拼湊起來,由於這些細作奉張飛的命令分散到益州各地,並深入民間與當地鄉民混得甚熟。所以收集到的地圖更精確一些。不過看到這此地圖,他不禁想起了誤入漢水身故的戲志才先生,想到此處,這位穿殺於千軍萬馬之中的鐵血猛將也是潸然淚下。
再說劉備等人將張松接進大堂,擺筵招待,大家敘說一些客氣的話,無人提起張松的西川一行。張松以言試之,他問劉備“今皇叔守荊州,還有幾郡?孔明說,論說起來,荊襄還是人家東吳的,我們不過是暫時居住而已。東吳還頻頻催討”。
張松曰“孫權仗父兄留下的基業,坐守江東九郡八十一州縣,還不滿足”?龐統曰“我主是以叔輔侄借劉琦之名坐領江東,今劉琦公子已故,孫權便差人來索取;想我主公乃漢室之胄,天子親封皇叔卻無片土,其它的卻是大漢之茅賊,卻霸有大片地土,真是唯仁者不平焉”。
劉備忙故意打斷二人的話,他眼望張松而對臥龍、鳳雛言曰:“二公休言,備有何德?焉敢望多乎”?張松忙奉承他說“不然,明公乃帝室宗親,仁義德行著於四海,休言佔據州縣,就是代正統而居帝位,亦非分外”。劉備連忙說“公言太過,備何敢當”!
就這樣,與張松歡宴三日,並不提川中之事,張松辭去,劉備帶眾人送岀十里開外。張松見劉備如此寬仁愛士,於是就要此行的目的對劉備明說,吾非是賣主求榮,奈劉季玉雖有益州之地,然稟性懦弱,不能任用賢能。加上與張魯有仇,時思侵犯。因此蜀中有識之士,思得明主,不才本欲納款與操,不想逆賊猖獗,傲賢慢士。
故此特來見明公,望明公早取西川為業,然後北圖漢中,再取中原,以匡扶漢室。皇叔將名垂青史,功大莫焉。明公若有收川之意,松願約友人為內應,效犬馬之勞,不知鈞意如何”?
玄德曰“備深感君之厚誼。奈劉季玉與吾同宗,亦為皇室之裔,若攻之,恐天下人唾罵”。張松回答說,“大丈夫處事,當努力建立功業,著鞭在先,今日不取,日後必被他人所取,那時悔之晚矣”!備曰“吾聞蜀道崎嶇,千山萬水,車不能方軌,馬不能聯轡,就是真的想取,卻沒有什麼好辦法。有何良策呢?
張松取出一張地圖來說,松深感明公盛得,敢獻此圖。請明公但看此圖,便知蜀中道路矣。玄德略展視之,只見圖上面盡寫著蜀中各地理山川,遠近闊狹,以及府庫錢糧都一一記載分明。松曰“望明公速圖之。松有心腹摯友二人,一名法正,一名孟達,此二人必定會相助明公,若二人到荊州時,可以心事共議。松先告別皇叔,回川回覆劉季玉,再聯絡有志之士,以待助明公收取益州”。
劉備拱手謝曰“青山不老,綠水常存,他日事成,必當厚報”!松曰“松遇明主,不得不盡情相告,豈敢望報乎”?於是拱手作別。玄德命雲長等人率領兵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