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康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章 攜民渡江,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南國康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詩曰
當陽烽火漫遮天,子龍直衝戰陣前。七入龍潭梨花舞,獨掣幼主赤心懸。
紛紛矢雨摧徵甲,洶湧奔潮漫血淵。浩氣常存青史載,常山英影永流傳。
上文說到曹仁,曹洪,許褚等人在新野進中要營紮寨,埋鍋造飯,卻又中了孔明的預先埋伏,西,南,北門同時起火。怎生見得:
烈焰如火龍,借風勢漫竄大街小巷。曹軍進入火海,焦頭爛額來回逃。哭嚎聲慘叫不絕,哀嚎聲徹地震天。紅光滿面,照映岀劉軍豐顏。房倒屋塌,樹折梁懸。院落處處起火,城裡城外都是硝煙。將佐勒不住馬韁,士兵們握不住刀槍。有幾個跳到井裡,有幾個塘中藏身,整個火域一片烏煙罩地,風送火蛇亂竄,四處騰飛,八方火中生煙。大小三軍熱淚盈盈,士兵們身上燒起傷痕,燒得肉臭難聞,一時間巴不得皇天驟降暴雨,恨不得地面上湧水泉生。
在說曹仁曹洪又中了孔明之計,新野縣城中安營做飯之時,引發了孔明預先埋下的油管,引起沖天大火。曹仁當時並沒有在意,以為是士兵失誤,不料西,南,北門盡皆如此,才知道又中了諸葛村夫的詭計。當晚又颳起五六級大風,風助火勢,火借風威。整座新野縣城俱在火海之中,兵馬牲畜被火燒得來回亂竄,不大一會功夫,便吞噬了無數的兵將,一時之間慘叫聲連連。屍臭難聞。
有詩為證,詩曰
曹仁奉令進荊襄,新野城中造飯忙。孔明計放丙丁火,風伯放風助劉皇。火神燃起不滅焰,大小曹兵盡遭殃。白河傾洩千重浪,數萬人馬見無常。
且說曹仁、曹洪等人在煙火東奔西走,尋路奔逃,忽聞聽到東門無火,他沒有時間辨別真假,一心只想逃離火海。馬上下令三軍急急逃往東北,慌亂中士兵們自相踐踏,死者無數。曹仁剛逃離火海,趙雲又帶兵殺來。
敗兵只顧四下逃命,誰在回身迎敵,子龍又教弓箭手亂箭齊發,又射死射傷不少兵將。曹兵慌忙亂走,忽然間糜芳又帶一軍殺來,一陣刀斧亂劈,戈矛亂刺,錘棍亂打。曹兵無奈又丟下了一地死屍、傷兵。又向前奔逃。
曹仁帶兵退走,途中關平帶人來殺一陣,劉封帶人來殺一陣。一直逃到四更以後,才逃到白河邊上。他令人去探試河水深淺,士兵們回報說不是很深。曹仁下令眾兵讓人馬飲水,當時是人聲喧嚷,戰馬嘶鳴。
關公在上游聽得下邊人嚷馬嘶,知道曹軍在新野城中吃盡了苦頭。正在下流飲馬,他急忙令士兵掣起布袋,一時白浪滔天,洶湧的白河之水澎湃著往下傾瀉而去。不消一刻功夫,曹軍人馬俱搦於洪水之中,被淹死者不計其數。曹仁,曹洪忽忙上馬,只有先鋒官許褚不知逃往何方去了。
他帶領眾將兵士看水勢平緩處奪路逃去。不覺來到了博陵渡口,他指揮軍士涉水渡河。人馬半渡之時,忽聽晴天一聲雷鳴,“曹仁小兒往哪裡走?跟我拿命來”!隨著雷鳴似的暴喝聲,張飛率兵攔住去路。“俺老張在此恭候多時矣”!當下曹軍上下大驚,渡水的與還沒有下水的都驚慌得不知所措,只見張飛下令讓弓箭手一齊放箭,岸邊水中嚎叫聲不絕,有叫“哎喲哎喲”的極多,也有叫“我的媽喲的”,簡直是雜亂無章。淹死的隨波翻滾,順水逐流。
帶傷的呼天喊地,絡繹不絕。曹仁等正在慌亂,舉足失措之時,忽見許褚帶兵衝來,截住張飛,死命拼殺。二將戰了一二十合,許褚見曹仁等人已經走了,他虛晃一刀,拔馬便逃。張飛來不及追趕,只見他勒住馬,將丈八蛇矛插於地下。取寶雕弓,搭上穿雲箭,“嗖”的一聲,正中許仲康的後背,許褚帶箭而逃。
許褚逃了一陣,他見張飛沒有追來,才放下了心。從此他對提說到張飛就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張飛見曹兵已經走遠,他也沒有下令追擊,反而收攏人馬,保著劉備及一班文臣在上游渡河,往襄陽而去。
再說曹仁等人帶著殘兵敗將駐在新野,等候曹操大軍。不多久曹操帶兵來到,曹仁,曹洪向前請罪,他們把中孔明的水火埋伏之事向曹操說了一遍,曹操當時勃然大怒,大叫“織蓆販履之徒,諸葛村夫安敢如此”!
他又見曹仁十萬先鋒人馬,只剩下不到兩萬人,當即下令,兵分八路,舍樊城直下襄陽,窮追劉備一行。
且說劉備在途中因百姓相隨,行程太緩。而數縣百姓因感先主仁慈,不願相棄,都跟著他而行。一天也走不了五十里路,劉備也船上看見這等慘狀。大慟哭說“為我一人,致便眾百姓遭此大難,我還有什麼活法,劉備真是愧對青天”。說完便向江中一跳,左右連忙拉住了他。(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