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康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章 曹丕廢漢-下,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南國康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破陣子
漢室衰微如暮,群雄逐鹿中原。何進無謀天下亂,董卓橫兇烽火燃,劉協苦不堪。
魏武奠基功著,曹丕在鄴登壇。獻帝臺前冠冕換,大魏開篇新史傳。炎同篡逆沿。
上文書中說到一代梟雄曹操因病去世。文武百官盡皆帶孝舉哀。隨即派人去世子曹丕,鄢陵侯曹彰,臨淄侯曹植,蕭懷侯曹熊處報喪。眾官用金棺銀槨將操收殮,星夜扶靈柩往鄴郡而來。曹丕聞聽父親已喪,放聲大哭起來。
他當即率文武臣屬出城十里,伏道跪迎櫬入城。停於偏殿。鄴城官僚們換上了孝服,聚眾嚎哭於殿上。當時有中庶子司馬孚言曰“世子請節哀,暫且商量大事要緊,休作這兒女之態”!他接著說“魏王即薨,天下震動。必須早立下嗣王,方能以安眾心。為何只是哭泣也?
眾臣都說世子是應該繼位,但是沒有天子的詔命,這樣搞不符合規律,會惹起一些人的非議。這時兵部尚書令陳矯出班對眾人說“魏王薨於外邊,愛子私立,倘若彼此生變,那麼天下將變,則社稷危急矣”!只見他拔出寶劍割去了自己的袍袖,大聲的說“今天就請世子曹丕嗣位,文武眾官如果有不同意、甚至反對他話,那麼,他的下場就會與這隻袍袖相同”。
當下就鎮住了文武百官,這時忽報華歆從許昌飛馬而來,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百官的又驚懼起來。不大一會兒功夫,華歆進來了,於是大家一起來問他的來意是什麼?華歆說“今魏王薨逝,天下震動,何不請世子嗣位,以安眾心”?
眾官曰“正是因為來不及等候皇帝的命令,才公議欲以卞夫人的慈命立世子曹丕為王”。歆曰“吾已經請得了天子詔旨帶來了,請大家遵旨意行事”。眾人皆踴躍稱賀。華歆當眾取出了天子詔命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天命無常唯有德者居之,慈爾魏王操,生平東征西討,以輔王室功勳作著,今天不假年,因病而逝。朕念其功德,特詔令世子丕嗣父之爵,承襲魏王,望卿體朝廷倚重之情。勿負朝廷之意,早早嗣位,繼效忠誠,再振漢室。以安天下士民之心。特遣侍中大夫華歆奉旨傳聞,該王勿辭,早早襲位。且佈告天下,鹹使與聞。
大漢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十一日甲寅,皇帝特詔。
原來這華歆素諂事魏,故先草此詔,再去威逼獻帝蓋印降詔,獻帝無奈只得依從,因此下詔加封曹丕為魏王,領丞相兼任冀州牧。曹丕當即擇吉日登位,接受了大小官僚的拜賀,然後起居於魏王宮中。
他集眾文武大臣飲宴慶賀之時,忽然有人來報,說他的二弟鄢陵侯曹彰在長安帶領十萬大兵來了!曹丕大驚,他連忙向眾文武大臣們問道:“眾位文武,各位公卿大臣們,孤這黃鬚二弟,平日性情剛直不阿,並且武藝高強,先王深器重於他;今統領大軍前來,必定是來與孤爭位,大家有何良策,可解此厄”?
這時階下有一人答言說待臣去見鄢陵侯,一定說服他放棄兵權,主動退兵。眾人視之,乃諫議大夫賈逵是也,眾人齊聲說,的確只有賈大夫你才能擔任此等退兵的重任,那就麻煩你去一趟吧!
當下賈逵帶了幾十個隨從,來到了曹彰的營中,曹彰問曰“先王璽綬安在”?逵曰“家有長子,國有儲君!先王之璽綬在乎,非君侯之宜問也”,曹彰無言,乃與賈逵同入城,到了宮門之前,賈逵問他曰“賢侯你帶大兵前來,是奔喪呢還是有其他的意思”?
曹彰答曰“先王駕崩,但為人臣子者,特來奔喪,乃孝義所至,焉有二心哉”!逵曰“君侯即無異心也,今擁兵入城,何也”?
曹彰即叱退將士,隻身入內,拜見了長兄曹丕。兄弟二人相見之後,相抱痛哭了一陣,曹彰即將兵馬交給了曹丕,自回鄢陵去了。
於是曹丕安居了王位,他改建安二十五年為延康元年,加封華歆為相國,賈逵也有升賞。王朗為御史大夫;大小一應官僚盡皆封賞。諡曹操曰武王,葬於鄴郡高陵,令李典董治陵事。
卻說華歆奏曰:“啟稟大王,鄢陵侯已經交割了兵馬,赴本國去了,然尚有臨淄侯曹植,蕭懷侯曹熊竟然不來奔喪,大王可令人赴二處問罪”。曹丕從之。當即派岀了兩個使者,往二地興師問罪去了。不多日使者從二地回來,對曹丕報告說“啟稟大王,蕭懷侯曹熊懼罪身亡。臨淄侯曹植與丁儀,丁廙二人日日酣飲,悖慢無禮。小臣奉命到後,臨淄侯高坐不動”。
丁儀還大罵為臣說“昔日先王曾有意立吾主臨淄侯為世子,是被為讒臣所阻,現在先王駕崩還沒有多長的時間,便來問罪於骨肉。是什麼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