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兩二鍋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勢所驅,十三皇子,壹兩二鍋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忙站起來,面帶笑容向老人走了過去。
原來,來的這老人不是別人,正是原大涪司空程信,也是近日來幫助楊雲擊敗宇文護的大功臣。
袁騰稱程信的恩師,也是有緣由的,當年袁騰參加武舉科考,考中大涪當科武舉探花,從此官運亨通,成為大涪軍中新官。
而此次武舉科考,主考正是當時任大涪司空的程信,按照貫例,此次武舉考試中舉之人,均可算著程信的門生。
,!
這之後,在安排官職的時候,程信也曾幫袁騰說過話。所以,袁騰後來雖然和宇文護走得比較近,但也很感念程信的恩德,逢年過節或生辰也會給程信送來賀禮。
正因為有這層關係,所以程信便主動請纓,來做袁騰的工作,希望能夠兵不血刃的將泉州重新收歸大涪的懷抱。
別人看見程信,心中也十分高興,因為從程信的到來,袁騰知道楊雲對自己的態度是招纜而非剿滅。
袁騰雖然改唸宇文護的知遇之恩,但是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現在想對抗楊雲,那無異於自取滅亡。袁騰當然不願意為了一個忠臣之名,丟掉身家性命。
但同時袁騰還認為,如果自己輕易投降,會讓人認為自己太沒有骨氣,同時,也沒法獲得更多利益。
在這種想法引導下,袁騰雖然對程信十分客氣,但卻表示要報達宇文護的知遇之恩,不願投降。
袁騰的一番表演,若是一般人可能就會被他瞞過。可是在程信這“老江湖”眼中,這一切表演都很拙劣,袁騰的真識想法一眼就被看穿。
但是,程信也不拆穿他,耐心地和他交談著,威逼加上利誘,看似苦口婆心,實則利益交換,在經過一番唇槍舌劍之後,雙方終於達成了共識,袁騰終於答應向楊雲投降。
雙方達成的約定是這樣的,投降之後,袁騰繼續擔任泉州刺史,統領泉州兵馬。但是這還有兩個前提,袁騰和手下大軍要配合楊雲大軍做好兩件事情。
相對於袁騰,齊文遠的日子就更難過了,袁騰的日子雖然難過,但至少他擁有自由。逼急了的話,他可以放棄現有的一切遠走高飛,到一個沒有人認識他的地方,做一個富家翁。
可齊文遠卻不一樣,他被楊雲手下計程車兵圍在中間,稍微有一點異動,楊雲手下計程車兵,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向他發起進攻。
齊文遠曾經率兵進攻過楊雲的封地,甚至還佔領了楊縣,楊雲封地好些將士死在齊文遠手中,連吳王妃池麗都差點死在齊文遠手下的梓州兵手中。
所以,在楊雲的封地士兵心中,最憎恨的大梁官員,齊文遠起碼要排前三名。
齊文遠心中也知道,自己殺了那麼多楊雲的手下,楊雲是怎麼也不會放過自己的。
在這種情況下,雖然處於十分被動的局面,齊文遠都沒想到過投降。他把希望全部寄託在派出的信使身上,希望這些信使能夠找到一些以前大梁的官員和領兵將領,和他一起結盟,共同對抗楊雲的大軍。
在大梁目前剩下的勢力中,泉州的袁騰手下的兵力僅次於齊文遠,是齊文遠最希望結盟的一個物件。
信使已經派出了大半個月,齊文遠卻沒有收到任何回信,甚至不斷有訊息傳回來,好些以前大梁的官員,都投降了楊雲。
好訊息一個都沒有傳回,甚至還有不少的壞訊息不斷傳來。這讓齊文遠十分焦急,他詛咒著這些投降的官員,心中絕望的感覺越來越嚴重。
這一天,齊文遠正在城頭指揮手下計程車兵,做好城池防禦工作。卻見城下走來一群人,這一群人來到城下,在弓弩射程外停了下來。
楊雲手下士兵圍住城池的這些日子,他們從來沒向城池發起進攻,也沒有和守城的齊文遠交涉過什麼?
齊文遠也曾經派出小股部隊,嘗試著想衝出包圍圈,可是派出計程車兵要麼被殺,要麼狼狽的逃回來,沒有一支隊伍能夠衝出包圍圈。
現在城外居然來了一群人,引起了,齊文遠和手下將官的注意,他們紛紛來到城頭。想看看來的究竟是什麼人,他們的目的是什麼?
齊文遠站在城樓上,遠遠的看著城下這一群人。最初的時候齊文遠的表情倒十分正常,可是當他認清人群中一個人的時候,臉色一下子變得如同死灰,不由自主的癱坐在地上。
“齊帥,齊帥!”一旁的將官看見齊文遠這樣子,連忙跑過去,七手八腳的將齊文遠扶了起來,又是捶背又是撫胸,終於讓齊文遠恢復了過來。
“居然是他,完了,這次徹底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